【解剖大盤】
頂住了外圍強大壓力,今天兩地市場展現了韌性,A股滬指居然能紅盤,港股也是大幅低開往上走,最終微跌0.07%。
這波空頭來勢洶洶,因電影《大空頭》而聞名的投資者Michael Burry正大舉沽空英偉達、Palantir,其針對這兩隻個股的看跌期權名義價值合計超10億美元,佔到了公司投資組合權重的80%。高盛也唱空美股,直接引發恐慌。昨夜,納指跌超2%。大型科技股普跌,英特爾跌超6%,特斯拉跌超5%,英偉達跌超3%,谷歌跌逾2%。韓國股市也跌超2%,和AI相關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成為主要拖累因素。
美股的下跌原因很多,政府停擺也是重要原因。美國政府停擺導致其財政部在聯儲局的賬戶(TGA)囤積了約1萬億美元的現金,在過去幾個月裏從市場抽走了約7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這一規模創下了2021年4月以來的新高。其次,中美關係這塊反反覆覆,中國在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如執行最新的關稅。
還有11月4日,李成鋼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在京會見美國農產品貿易代表團。大概率會買一些農產品,但美方又釋放不好的言論,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稱,中國是不可靠的夥伴。而就在數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剛結束並大加讚揚了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
接下來還有重磅的關稅案審理。特朗普週二表示,最高法院即將審理的關稅案是「美國的生死之戰」,若敗訴,美國將「幾乎毫無防禦能力」面對其他國家。最高法院將於週三就特朗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實施關稅是否越權展開聽證。
因此,高位遇到這麼多不確定性,調整是正常的,關鍵是人家可以通過沽空來賺錢。放大恐慌傳遞沽空信號,都是很常見的,包括聯儲局的放鷹,背後都是共同的利益。
其它很多地方股市下跌,也算正常,比如日、韓,本來就漲了很多,再加上美元指數突破了100,匯率也是一個重要武器。中國股市走強的原因也是這兩點,一是本身漲幅不大,這也是前期主動調整的原因,二是人民幣匯率相當堅挺。微觀來看,就在4日啱啱落幕的第138屆秋季廣交會上,中國出口商已經明顯感受到人民幣結算數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海外客戶,特別是來自東南亞、中亞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客戶,主動提出用人民幣結算貿易訂單。
今天反彈的方向主要是儲能和電力設備,儲能方向對應的是歐洲的能源危機,自2022年俄烏衝突以來,發展新能源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成為歐洲核心訴求。根據RE Power EU目標,2030年歐洲新能源發電比例目標為42.5%,儲能迎來速增長,成本端:2023年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走低,帶動儲能電芯和系統持續降價;收入端:根據Ember數據,2025年1-9月歐洲多數地區峯谷價差均值突破85歐元/MWh,對應儲能收益率超過10%,部分國家已超過15%;政策端:西班牙大停電後歐洲各國政府下決心解決電網不穩定問題,對儲能併網審批、輸配電費容量招標等方面均推出積極政策。德國也炸掉了不少火力發電的電廠和核電廠。
港股這塊發酵的主要是龍蟠科技(02465)、瑞浦蘭鈞(00666)、中創新航(03931);還有昨日提到的氫電池的億華通(02402)均漲幅超7%。其它還有智通11月金股天齊鋰業(09696)漲近5%。風能的金風科技(02208)也值得關注。
而電力設備這塊主要是北美等地AIDC能源基建配套落地進度滯後於算力擴張節奏、核心卡點在於變壓器和電力設備供應。價格端:海外頭部變壓器廠商針對AIDC場景的產品報價,已上浮約20%,港股相關設備類有哈爾濱電氣(01133)漲超10%、東方電氣(01072)漲近4%。
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於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啓動全島封關運作;十五五規劃提到,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最受益的是中國中免(01880)漲近4%,其次是美蘭空港(00357)。
近期航司機場發佈三季報,其中三季度國航(00753)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11%,東航(00670)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34%,南航(01055)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20%。多次提到的龍頭中國東方航空股份(00670)公告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累計完成回購A股數量為8,955.39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4017%),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4.10元/股,最低價為3.53元/股,成交總金額約為33,680.02萬元(不含交易費用)。可見公司一直在積極回購,基本面看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基建板塊今天也整體走強,十五五規劃的十堰至南陽高鐵、昌福廈高鐵、新鄉至焦作鐵路、包鄂榆高鐵、滬乍杭高鐵等等將帶來巨大的需求,主要有水泥類的西部水泥(02233)、華新水泥(06655)均漲超3%;工程機械的智通11月金股中聯重科(01157)、濰柴動力(02338)等均漲超3%;高鐵電氣的時代電氣(03898)漲超4%。
今天黃金類均有反彈,但表現突出的是週六福(06168),公司公告,將推出合資店的全新合作模式,即與加盟商聯手,共同投資開設並運營三好門店(絕佳位置、優質產品、卓越運營)。這一模式有望分散投資風險,激發開店熱情,預期將帶來門店數量增長和單店收入提升,為集團業績產生正面推動作用。模式和盈利能力很關鍵,今天漲近8%。
【板塊聚焦】
華為計劃於2025年11月中下旬正式推出全新一代Mate 80 系列,目前相關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據悉,線下宣傳物料的準備工作已經啓動,標誌着產品發佈進入倒計時。
此次新品發佈會預計將涵蓋多款機型,包括Mate 80、Mate 80 Pro、Mate 80 Pro+以及Mate 80 RS非凡大師版。此外,部分型號後續可能衍生出「優享版」等新版本,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本次Mate 80 系列最受關注的核心亮點之一是搭載的麒麟9030芯片。該芯片的性能表現引發廣泛關注,實際性能表現是否符合市場預期,將成為產品發佈後用戶關注的重點。時間比較臨近了,消費電子也調整了較長時間,這次華為新品有望帶動一下消電的情緒。
相關品種:芯片的中芯國際(00981);其它舜宇光學(02382)、瑞聲科技(02018)、丘鈦科技(01478)、比亞迪電子(00285)。
【個股掘金】
金風科技(02208):風電行業高景氣 海外訂單增長強勁
近日,金風科技成功簽署沙特PIF5風電項目協議,將為總容量3GW的風電項目提供從設備到運維的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營收約481.47億元,同比增長34.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5.84億元,同比增長44.21%。
點評:PIF5風電項目為全球最大在建陸上風電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每年發電量達113億千瓦時,約相當於沙特2024年全國發電量的2.4%。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持續改善。三季度業績超預期,公司營收196.1億元,環比增長2.9%,同比增長25.4%;歸母淨利潤11億元,環比增長19.3%,同比大幅增長170.6%。
訂單增長強勁。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達到52.5吉瓦,其中外部訂單50吉瓦,同比增長21%。特別是海外市場表現亮眼,在手海外訂單達7.2吉瓦,同比增長29%。這一強勁的訂單增長不僅反映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也為未來業績持續增長提供了保障。
此外,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風機出貨量達18.4吉瓦,其中第三季度出貨7.8吉瓦,雖然環比小幅下降3%,但同比增長70%,顯示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公司在亞洲(除中國)、南美、大洋洲、北美和非洲等地區的裝機容量均實現了顯著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其全球市場地位。隨着全球能源轉型加速,風電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金風科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在大功率風機和海外市場的佈局為未來增長奠定了基礎,有望從中長期的行業發展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