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共享村社探索「抱團養老」新方式

環球網
10/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

社區支持居家養老有着很高的社會需求。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更注重晚年生活質量與情感支持。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吉林省積極探索社區「社工+志願者」聯動模式,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與自我實現的平臺。

對老年人而言,既能居家養老,又能享受社區服務與周邊配套的便利,是理想的養老方式之一。與老年人打交道10年的志願者王磊,對此深有體會。

作為一家志願者協會負責人,王磊和團隊探索參與社區助力居家養老新實踐,打造共享空間,讓老人聚在一起打理菜園、喫大鍋飯、休閒娛樂。

當前,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東北地區老齡化形勢尤為嚴峻。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老年健康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教授王紅漫主編的《中國健康老齡化發展藍皮書——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與施策(2023-2024)》顯示,我國養老模式基本構成是「9073」,即約90%居家養老,7%依託社區支持養老,3%選擇機構養老。國家政策引導與居家養老需求持續釋放信號,為社工和志願者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提供了廣闊空間。

目前,在吉林省志願服務聯合會組織和協調下,省內有30個社區正在試點以「專業社工+志願服務」的方式,服務社區裏的「一老一小」,探索社區助力居家養老的新路徑。

在共享村社大家庭「自給自足」

王磊參與運營的共享養老空間,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建設社區城鄉交界處的靖安街。此地距離縣城13公里,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有諸多不便。這些常住居民多為工廠退休工人,60歲以上佔比超90%,其中有不少空巢老人與孤寡老人。

今年6月,建設社區將工廠遺留的平房與空地改造成農村大院,院內設有食堂、菜園與活動空間,大門上方掛着「共享村社」牌子。

65歲的劉仁麗是首位加入共享村社的老人。孩子在外地工作,退休後她和老伴時常感到「無聊、總想做點啥」。

得知社區要打造共享養老空間時,劉仁麗第一個報了名。從遊說老伴開始,劉仁麗當起志願者,走家串戶介紹「啥是共享村社」。

共享村社的理念是讓自願加入的老人共享種植、養殖、理髮、手工等技能,勞動所得一部分兌換為個人工分,一部分歸村社集體所有。老人們可通過工分兌換,在村社的長輩食堂免費就餐,或兌換其他生活用品與生活服務。

村社工分兌換核心不在「計分」而在「參與」,社區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享受照料服務。

共享村社建成後,由王磊所在的柳愛志願者協會負責日常運營,社區社工參與監督。

「社區根據自理程度,將老人分為活力老人和需要照料老人兩大羣體,他們的需求各有不同。」建設社區黨委書記蔡秋雨表示,活力老人更追求老有所為,退休後仍想創造價值;而年邁行動不便的老人,則需要更多生活照料。

目前,加入共享村社的老人有32人,4人一組,由一名志願者或社工對接,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與健康狀況。在村社,75週歲以下老人可參與輕體力勞動。84歲以上老人直接享受免費就餐服務,其他老人來就餐,每餐收取6元。

「我們希望讓轄區內的老年人都能喫上免費午餐。」王磊說,這是共享村社的長遠目標,需要社工、志願者共同參與,在社區助力下,開發更多盈利項目,支持村社可持續發展。

共享村社籌備期間,志願者將大院內的菜園分成16個地塊,對外招募認領者,並為認領者提供種菜技術與田間管理服務。地塊很快被認領完畢,認領者多為年輕家長,希望通過種菜讓孩子認識農作物、體驗種植樂趣。每個地塊年租金365元,這筆收入成為目前村社主要經濟來源。此外,他們組織包糉子、攤煎餅、製作手工藝品到商業街售賣,也為村社帶來一些收入。

「我們想探索一種自給自足的抱團養老方式,由社工和志願者開發項目,老人共同參與,讓村社能持續為老人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蔡秋雨說。

現在,負責共享村社食堂的劉仁麗忙中有樂。忙完餐食,她就和村社的其他老人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劉仁麗說,「共享村社是一個大家庭,人多才熱鬧」。

激活「老舊散」小區養老服務潛力

83歲的張錦舫是一位獨居老人,生活在長春市鴻城街道鵬程社區。她能背下來兩個手機號碼,一個是女兒的,一個是社區網格長的。張錦舫的女兒工作忙,每逢週末才能來探望。平日裏,社區網格長成了獨居老人的臨時「監護人」。

在吉林省今年試點的「社工+志願者」融合發展社區中,不少是老舊散小區(通常指建成年代較久、基礎設施老化、缺乏專業物業管理且住戶結構鬆散的居民小區——編者注)。如何開發利用社區現有資源、連接更多社會資源,共同助力居家養老,是85後長春市鴻城街道鵬程社區黨委書記夏金磊一直思考的課題。

鵬程社區轄區內以老舊散、物業棄管小區為主,商圈少、基礎設施老化。轄區共1.13萬餘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7%。為摸清家底,夏金磊統計了轄區內的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高校志願團隊、愛心企業、社區好人等資源,在專業社工指導下將這些資源與社區需求對接。同時成立多支由熱心居民組成的志願服務隊,為社區老人提供上門維修、組織文化活動等服務。在夏金磊看來,激活各方力量,釋放社區活力,能有效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養老服務。

一次,夏金磊入戶探訪一位殘疾阿姨時,瞭解到這位阿姨平時要靠輪椅行動,因家中衛生間空間狹小,輪椅出入困難,老人面臨跌倒風險。如果在衛生間內外安裝扶手,就能解決這一問題。經進一步瞭解,社區還有36位老人迫切希望安裝衛生間扶手。於是他協調愛心企業與志願者,為這些有需求的老人安裝上便捷扶手,解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大難題。

獨居老人是鵬程社區重點關注對象。目前,鵬程社區為張錦舫等87位獨居老人全部安裝「適老化」家庭智能設備。同時組建56人志願者隊伍,打造「15分鐘應急照護圈」,及時掌握老人的健康與安全狀況。社區還組織志願者為老人讀報、陪聊、表演節目,增加對獨居老人的情感陪伴。

「社區工作者要能精準發現老年人個性化需求,並及時對接資源解決問題。」長春市東站街道十委社區黨委書記林靜說。

為轄區獨居老人佩戴印有個人基本信息與緊急聯繫人的硅膠手環、贈送可存放證件卡券的收納袋、推薦低於市場價的家政服務……這些細緻的服務,都是林靜和同事們針對老年人實際需求推出的舉措。林靜發現,社區老人的需求很具體,工作中不時遇到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十委社區有60多棟居民樓,均為無電梯的老舊樓房,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約30%。「老年人對物質需求不高,更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實。」林靜認為,要多組織老年人感興趣的活動,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

十委社區的品牌活動豐富多樣,包括鄰居串門、醃鹹菜、單元聚餐、樓棟百家宴等,很受老人歡迎。每逢活動舉辦時,社工和志願者會帶領社區內的活力老人與孩子,把活動相關的食品、紀念品等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

「相比高層小區,老舊小區更容易形成鄰里互助的氛圍。」林靜認為,鄰里之間多走動、多進行情感連接,互幫互助,可以有效解決很多生活小事,有些雖是小事,對老年人來說卻是生活中的要緊事。

「銀齡託老」讓老年人老有所樂

「出門勿忘關煤氣」「不要輕信陌生人來電」「睡前檢查電器斷電」,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林園社區,社工們把印有這三句話的A4紙,貼在獨居老人的入戶門上,方便老人隨時查看。在林園社區,由31名專業社工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專業服務。

林園社區的「銀齡託老」服務頗具特色。社區整合周邊培訓資源開設古法養生操、手工鉤織、聲樂、乒乓球、舞蹈、智能手機使用等課程,讓老年人老有所樂。社區的「銀齡託老所」,由專業社工擔任班主任,志願者配合工作,負責統籌課程進度,並跟蹤記錄老年人的參與情況與反饋意見。

送完外孫上學後,劉秀菊就去林園社區「銀齡託老所」上課,這樣的生活節奏,她已經保持了5年。「在家裏可太沒意思了,社區裏有各種各樣的課程。」劉秀菊說,「每天都想去託老所」,在那裏,學習書法、剪紙和聲樂,是她最喜歡的三門課。

「社工和志願者的專業介入,為社區助力居家養老拓展更多空間,也為養老行業提供更多樣本與可能。」長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促進中心理事長徐博表示。

作為資深社工,徐博是吉林省「社工+志願者」試點社區項目督導組成員。在他看來,隨着中國老齡化程度加劇,養老需求已從基本生活照料向心理慰藉、社會融入等多元方向拓展,社工組織可深度參與其中,例如參與老年人能力與需求評估,依據評估結果提供精準服務,為孤寡老人提供兜底保障,為重點老年羣體提供心理支持、巡訪關愛等。

徐博認為,在家庭支持方面,社工可幫助家庭構建社會支持網絡,為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提供培訓與壓力疏導;在資源鏈接方面,可擔任「養老顧問」,解讀政策、聯動各方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養老醫療服務;培育老年興趣團體,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今年,徐博的社工團隊承接了一家慈善基金會「記憶包裹服務」項目,面向吉林省多個社區60歲以上老年羣體,開展認知障礙篩查、社區科普宣傳、認知干預訓練、認知障礙個案諮詢等服務,以提高社會對阿爾茨海默病等老年人認知障礙的關注。

未來,隨着「社工+志願者」社區融合發展模式在全國進一步推廣,各地會不斷探索社區助力居家養老方式,讓老年人享受更專業、更溫暖的服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