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ST景峯拿到重整路條,石藥5億救場能否改寫退市命運?

鈦媒體APP
10/22

圖片由AI生成

ST景峯(000908.SZ)的資本命運迎來關鍵轉折點。

10月21日盤後公告顯示,湖南省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並指定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擔任管理人。根據安排,公司股票今日停牌一天,明日起復牌後簡稱變更為「*ST景峯」,日升跌幅限制維持5%。

作為年內第七家拿到重整路條的A股企業,ST景峯的重整進程不僅關乎自身「保殼」成敗,也是困境藥企能否藉助資本力量謀生的一次路徑驗證,石藥集團則讓這場重整充滿了想象空間與不確定性。按石藥集團提交的預重整方案,其將攜5.26億元現金拿下公司控股權,常德國資平臺緊隨其後跟投1.22億元,兩路資金合計6.48億元。

從漲停狂歡到戴星重整

景峯醫藥的重整之路,早已埋下伏筆。

作為一家主營中藥注射劑的公司,景峯醫藥前身為益佰製藥子公司。2014年,景峯醫藥借殼天一科技上市後一度風光無限,年銷售額峯值憑藉核心產品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突破10億元。

2015年大牛市期間,景峯醫藥股價從3.87元一路飆升至24.45元(前復權),4年暴漲530%,被股民稱為「仿製藥白馬」。2015年至2018年,公司歸母淨利潤也一直保持在數億元水平。

然而,2019年成為其命運的分水嶺,營業收入驟降近50%、注射劑產品收入下滑超70%後,再無抬頭之日。此前,景峯醫藥密集收購形成的商譽集中計提減值,疊加核心產品未能進入2019年8月版國家醫保目錄,以及醫保控費、輔助用藥、重點監控等因素帶來的衝擊,公司業績連續五年陷入虧損泥潭。

景峯醫藥收入及淨利潤走勢圖,圖源:Wind

財務數據的惡化觸目驚心。2019至2023年,景峯醫藥歸母淨利潤累計虧損近24億元,2023年末資產負債率飆升至114.49%,淨資產轉為負值,流動性危機全面爆發,甚至因無力支付188萬元辦公傢俱貨款,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預重整。

2024年5月,景峯醫藥首次因2023年淨資產為負、內部控制審計否定意見及持續經營能力存疑,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儘管2024年年末,其憑藉1.1億元債務豁免實現淨資產轉正(年末淨資產8179.62萬元),暫時擺脫退市風險,但扣非淨利潤仍虧損7611.79億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101.61%。持續經營能力的不確定性,始終是懸在景峯醫藥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與慘淡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在資本市場堪稱「妖股」範本的股價表現。2024年7月2日至9月13日,*ST景峯(彼時已戴星)在54個交易日內斬獲46個漲停,區間累計漲幅超500%,全年升跌停次數高達142次,有55%的交易時間處於升跌停板狀態。

這場狂熱行情的背後,正是石藥集團作為重整投資人浮出水面的消息在持續催化。

如今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請,意味着這場長達一年多的預重整終於進入實質階段。ST景峯(6月16日又摘星)也成為年內繼*ST三聖*ST中裝*ST寧科、ST金剛、ST煉石、*ST名家之後,第七家拿到重整路條的A股公司。

對於一家連虧多年、債臺高築的醫藥企業來說,「*ST」不是普通的帽子,而是懸在頭頂的退市倒計時牌。拿到重整路條,對ST景峯而言只是「保殼」戰役的第一步,後續仍需跨越多重關卡。

石藥會是「白衣騎士」嗎?

在景峯醫藥的重整進程中,石藥集團的角色無疑是最大的焦點。

2024年7月,常德中院決定對景峯醫藥啓動預重整,預重整期間最初定為三個月。在重整投資人招募過程中,共有4家投資人提交報名材料,最終只有石藥控股集團作為牽頭投資人的聯合體,繳納盡調保證金並提交預重整投資方案。

同年8月,石藥集團被確定為*ST景峯的重整投資人。根據預重整方案,石藥集團將攜5.26億元現金認購股份取得公司控股權,常德國資平臺同步以1.22億元跟投,合計注資6.48億元。

確定中選後,石藥集團與*ST景峯及常德市德源招商投資有限公司簽署《重整投資協議》,並迅速通過人事調整滲透管理層。創始人葉湘武辭去董事長、總裁等職務,石藥系高管魏青傑、馬學紅分別出任公司總裁和財務負責人,兩人此前均在石藥控股擔任高管。隨後,魏青傑和同樣有着石藥系背景的葉高靜通過股東大會選舉進入董事會,進一步強化了石藥系在決策層的控制力。

彼時,石藥控股總資產超680億元,手握石藥集團與新諾威兩家百億市值上市公司。從原料藥起家的它,看中的可能正是景峯醫藥在心血管、抗腫瘤與風溼骨病領域的管線佈局。

近年來,石藥集團的抗腫瘤業務面臨增長壓力,2023-2024年抗腫瘤銷售收入連續下滑16.4%和28.3%,核心產品被納入集採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而ST景峯旗下的核心資產大連德澤及其全資子公司金港藥業,在抗腫瘤植物藥領域具備獨特優勢。

截至目前,國內獲批的欖香烯類藥品中,只有欖香烯注射液、欖香烯乳狀注射液、欖香烯口服乳三類成藥產品。其中,注射液僅有石藥集團遠大(大連)一家獲批,乳狀注射液和口服乳的獨家所有權,則牢牢鎖在金港藥業的抽屜裏。據PDB藥物綜合數據庫統計,欖香烯在抗腫瘤植物藥中的佔比一路抬升:2019年9.7%,2020年短暫回調至7.2%,隨後2021年9.2%、2022年12.9%,2023年前三季度已穩在12.4%,排名第二,僅次於紫杉醇。

對石藥集團而言,通過重整獲得這一資產,能夠快速補充自身在抗腫瘤管線的短板,實現產品矩陣的擴容。為了鎖定核心資產,石藥集團已展開佈局。

2025年4月,石藥集團聯合多方成立常德景澤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司法拍賣中一舉吞下大連德澤的核心資產包,實現了對金港藥業的100%控股。

9月,大連德澤的專利爭議和股東糾紛平息,在最後關頭免於清算。其原本因經營期限到期而被法院裁定強制清算,在清算組完成部分財產變價工作後,突然全體股東達成一致,將公司經營期限改為無固定期限,申請人撤回了清算申請。

大連德澤按股權比例向全體股東進行利潤分配並減資。上海景峯拿回1.42億元派息款,由於會計處理規則,這筆錢並不會直接體現在ST景峯的合併報表中;其還通過減資操作收回5291萬元投資款,預計計入投資收益科目。

10月8日,ST景峯公告子公司大連德澤以1168.61萬元「友情價」向金港藥業回購專利、廠房、設備和原材料,交易旨在幫助大連德澤快速復工復產,恢復經營。

從漲停狂歡到戴星重整,景峯醫藥的資本市場之路充滿戲劇性。拿到路條為這家深陷困境的藥企提供了難得的求生機會,未來石藥集團的入局也將為其帶來喘息空間。但能否真正「起死回生」,仍取決於後續方案落地、資產整合及業務復甦的成效。(文丨公司觀察,作者丨曹倩,編輯丨曹晟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