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反彈,但難言反轉!

市場資訊
10/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金十數據

  週三,油價創下一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交易員認為,近期油價下跌可能會抑制全球原油供應增長,這一因素成為推動油價上漲的關鍵

  美國WTI原油近月合約價格在10月16日跌至每桶57.46美元,為5月初以來最低水平,且在週二收盤時仍維持在57美元附近。

  Price Futures Group高級市場分析師菲爾·弗林(Phil Flynn)告訴《市場觀察》(MarketWatch),隨着油價跌至近期低點,美國原油生產商已開始放緩生產——部分依據是美國活躍石油鑽機數量近期出現下降。

  正是出於對產量下降的預期,12月WTI原油合約週三上漲2.2%,收於每桶58.50美元。道瓊斯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顯示,這是自9月24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週三下午,美國財政部宣佈對俄羅斯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實施進一步制裁,以施壓俄羅斯同意與烏克蘭停火。消息公佈後,油價漲幅進一步擴大。

  弗林表示,根據「實地瞭解到的情況」以及得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Railroad Commission of Texas)的數據,市場已開始出現產量下降的跡象。

  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 Co.)發佈的美國活躍石油鑽機周度數據顯示,上週鑽機數量持平於418座——但此前該數據已連續兩週下降,這暗示未來產量或將減少。

  復興宏觀經濟公司(Renaissance Macro)經濟學主管尼爾·杜塔(Neil Dutta)在週二的報告中援引達拉斯聯儲一季度能源調查結果稱,勘探和生產公司報告稱,新油井實現盈利鑽探的平均盈虧平衡價格為每桶65美元。

  杜塔寫道:「當前油價比這一‘盈利閾值’低約8美元,因此我們預計鑽探活動和資本支出將持續下降。」

  供需前景分析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私人財富管理公司(CIBC Private Wealth)高級能源交易員兼董事總經理麗貝卡·巴賓(Rebecca Babin)指出,從全球層面來看,原油交易員此前一直擔憂供應過剩,但OPEC+公佈的增產計劃「未達預期」。

  她認為,OPEC+的實際增產量比計劃少了近50%,因此「市場預期的原油供應激增並未完全到來」。

  巴賓同時表示,儘管此前市場對原油需求的預期相當保守,但實際消費情況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好

  此外,她補充稱,有報道稱美國和印度可能達成協議,減少印度對俄羅斯原油的採購,這一話題「再次被提及」,這增加了全球原油庫存收緊的可能性。

  美國國內方面,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三報告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意外減少100萬桶;而美國政府週二單獨宣佈,計劃為國家戰略石油儲備(SPR)增加購買量。

  戰略能源與經濟研究公司(Strategic Energy & Economic Research)總裁邁克爾·林奇(Michael Lynch)表示,儘管美國原油庫存降幅不大,但這表明海外對美國原油及原油產品的需求強勁。他稱,這可能是因為烏克蘭持續襲擊俄羅斯石油基礎設施,導致俄羅斯出口受阻,進而推升了對美國原油的需求。

  美國能源部週二宣佈計劃為戰略石油儲備購買100萬桶原油,這一消息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特朗普此前已明確表示將補充該儲備。

  凱普勒公司(Kpler)美國首席分析師馬特·史密斯(Matt Smith)表示,鑑於油價已大幅下跌,此次戰略石油儲備回購「相當於抄底」,是合理之舉。他還指出,沙特實際領導人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將於下月訪美並與特朗普會面,「這一時間點頗為有趣」;他認為,這可能暗示特朗普將「通過戰略石油儲備購買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撐,從而為沙特和美國生產商提供幫助」

  巴賓告訴《市場觀察》,從全球原油流動規模來看,此次戰略石油儲備購買量並不算大,但市場信號和基調已發生轉變。她表示,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似乎「不再重點打壓油價,而是更注重通過持續購買重建支撐力」,這種立場轉變可能是週三油價反彈的原因之一。

  不過巴賓認為,展望未來,由於原油市場持倉仍「偏向空頭,且地緣政治風險重新升溫」,短期內原油價格可能維持漲幅,但到年底前,WTI原油價格可能仍在每桶55至65美元區間波動。

  巴賓表示,若想推動油價突破區間並大幅上漲,市場可能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OPEC+暫停增產、需求改善、影響原油出口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或是庫存增幅低於預期。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