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迎AI時代
最近,有一則有趣的對比視頻被全球網民瘋狂轉發:同樣讓A軟件生成一則簡單的喫意麪視頻,在兩年前生成的視頻中,主角表情猙獰、五官錯位、麪條也不是正常的形狀;但在如今的AI生成視頻中,主角表情細膩豐富,握着叉子的手部動作也非常自然。
也不過兩年時間,AI技術就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突破。不只能製作出栩栩如生的視頻,AI技術也在寫文章、繪畫、複雜計算這些人類都很難掌握的領域加速突破。
今天的AI表現已經足夠驚豔,未來的AI是否還能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在啱啱召開的一場大型業界活動上,阿里巴巴集團CEO(首席執行官)吳泳銘作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判斷——AI正在從AGI(通用人工智能)邁向ASI(超級人工智能)。
基於上述判斷,吳泳銘在現場披露了阿里巴巴的大動作:「AI行業發展的速度遠超我們的預期,行業對AI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遠超我們的預期。我們正在積極地推進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將會持續追加更大的投入。」
AI發展仍有成長空間
瞬間翻譯幾百種語言、熟練掌握多種繪畫流派、從幾千種蛋白質中精準分析出藥物靶點.......對於普通人來說,AI的超能力已經無法通過直覺想象。但在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看來,AI的發展「天花板」還遠遠沒有到來。
在上文提及的這場大型活動上,吳泳銘生動描繪了AI從AGI邁向ASI的路線圖——第一階段,「智能湧現」,特徵是「學習人」;第二階段,「自主行動」,特徵是「輔助人」;第三個階段,「自我迭代」,特徵是「超越人」。
如何解讀這一路線圖?阿里雲CTO(首席技術官)周靖人表示,當前通往ASI鏈路,在第二個階段,能夠去做各種工具的使用。但這中間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而要達到第三個階段,讓模型去做自我學習、自我完善,這中間還有很多技術的難題。這也意味着,AI發展仍有成長空間。
正是基於這一路線圖,吳泳銘表示,阿里巴巴將提供世界領先的智能能力以及遍佈全球的AI雲計算網絡,向全球各地的開發者提供開發者生態友好的AI服務。同時,他還宣佈:「在這個嶄新的時代,阿里雲的定位要做一個改變,阿里雲的定位是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
在行業分析師看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阿里巴巴已實現全環節佈局——從算力、平臺到應用,同時還能直接改善商家的經濟效益。」
構建全棧式AI打通閉環生態
放眼當下的AI賽道格局,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激烈,進入這個賽道的難度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其中,「全棧式AI」因其挑戰衆多、前景廣闊,正成為AI領域各巨頭競相追逐的「聖盃」。
隨着AI浪潮撲面而來,全球科技巨頭正在加大AI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棧AI佈局正成為科技巨頭角逐AI的核心壁壘。全棧AI佈局,意味着從底層AI基礎設施,譬如芯片、數據中心,雲計算層以及模型層等,都需要全棧AI佈局廠商有足夠的研發和資本支出力量支撐。
直面AI浪潮,中國的科技巨頭對AI爆發式增長的感知依然敏銳:全球範圍內,目前主要有阿里巴巴等頭部AI公司,正不約而同地通過構建全棧式AI,打通從底層硬件到應用的完整閉環生態。
吳泳銘就在大型活動期間這樣表示,「AI行業發展的速度遠超我們的預期,行業對AI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遠超我們的預期。我們正在積極地推進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將會持續追加更大的投入。」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也用大模型的快速創新和迭代直面激烈的競爭。有數據顯示,目前阿里通義開源了300餘個模型,全球下載量突破6億次,全球衍生模型17萬個。這一數據反映出,當前阿里通義千問和全球其他AI領域的領先者你追我趕,在模型迭代、模型創新等多維度展開競爭。
「阿里雲是全球少數幾家在大模型和雲計算方面都能夠做到全棧自研、聯合創新的雲計算公司。這方面是我們獨特的一個優勢。」周靖人給出了這樣的總結。
近期精彩內容
01
02
03
近期徵集主題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