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阿根廷總統米萊的「LIBRA」項目被指控為騙局後,一紙針對美國第一夫人「MELANIA」幣的集體訴訟,將幕後操盤手Benjamin Chow及其團隊Kelsier Ventures的「作案劇本」徹底公之於衆。
這一次,訴訟揭露的已不僅是單個騙局,而是一套將國家元首聲望「批量變現」的標準化流水線。
借用「第一夫人」與「總統」的信任紅利
2025 年 1 月,美國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 名字冠名的 Solana meme coin 「MELANIA」 發佈,僅比其丈夫唐納德·特朗普推出的官方代幣晚了兩天。上線後,MELANIA 代幣價格在數小時內飛漲,隨即在接下來的數月內暴跌 99%。隨後,社羣發起集體訴訟。

幾乎同一時期,阿根廷總統 Javier Milei 公開宣傳 Solana 代幣 「LIBRA」,聲稱其用於支持阿根廷本地中小企業孖展。代幣發行當天迅速衝上數十億美元市值,隨後暴跌 90%,Milei 緊急刪除相關推文。
雖然公衆輿論曾一度將指責矛頭對準這兩位政要,但原告律師明確表示:Milei 和 Melania 並非主謀,而是被用作「包裝道具」——「這些面孔和品牌被用來為本質上是流動性陷阱的騙局提供合法性」。
「Plaintiffs do not allege those public figures were culpable; they were merely the window dressing for a crime engineered by Meteora and Kelsier.」——Hurlock v. Kelsier Ventures 訴狀原文
從 LIBRA 到 MELANIA,一套「復刻模板」式騙局
訴狀揭示,Meteora 創始人 Chow 是整場騙局的「中樞」,負責技術部署、代幣結構設計;而 Kelsier Ventures 作為營銷與發佈執行機構,由 Hayden Davis 領導,負責社羣包裝、流量發動與資金炒作。

該團隊運作方式如出一轍,訴狀稱至少已複製此流程 15 次,主要步驟包括:
-
借名包裝:以政要或公衆人物命名代幣(如 MELANIA、LIBRA),製造「官方背書」幻覺;
-
社交造勢:通過 Twitter/X、KOL、羣組投放,引爆流量;
-
預控倉位:大量代幣預分配至核心錢包,散戶無從公平參與;
-
短線拉盤:利用自動做市機制(AMM)製造價格上漲;
-
閃電套現:在價格高位將代幣轉至交易所套現;
-
團隊「緘默」:代幣暴跌後社羣無回應,項目已實質性歸零。
鏈上數據分析平臺 Bubblemaps 報告指出,MELANIA 和 LIBRA 的發行錢包間存在明顯重疊,資金流向指向 Chow 與 Kelsier 背後控制的錢包羣。

「操盤者聯盟」
表面上看,Benjamin Chow 是一位再正常不過的 Web3 創業者。他在 Solana 生態創建了 Meteora–一個自動做市商(AMM)協議,技術底子紮實,也曾代表項目參加峯會。但在一份份曝光的法院文件與鏈上證據中,他卻被逐步刻畫成了一位冷靜、精密的操盤人:一位「懂技術的交易設計師」。
他沒有親自為 MELANIA 或 LIBRA 幣站臺,也沒有出現在任何營銷視頻中。但幾乎所有的鏈上痕跡:代幣智能合約部署者、早期持倉分佈、AMM 初始化邏輯、價格曲線模型——都指向了他。
在最近的訴訟案Hurlock v. Kelsier Ventures中,原告律師明確指出:這些代幣雖然掛着政要名號,但真正的中樞是 Chow。根據獲得的 Telegram 對話截圖,他不僅設定了多個代幣的發行策略,還直接指導團隊如何操控流動性池,設計「擡價—出貨」的節奏。甚至連市場情緒何時製造、何時撤退,都有固定模板可循。

而真正讓這個「劇本」可以反覆執行的,是一個以 Kelsier Ventures 為核心的營銷與操盤團隊——他們是 Chow 的「幕後執行人」。
Kelsier Ventures 表面上是一家 Web3 市場諮詢公司,但實際上更像一個職業炒作集團。
其 CEO Hayden Davis 年僅28歲,卻在 MEME 幣的世界裏早已是「老江湖」。他與父親 Charles Davis 及弟弟 Gideon Davis 一同控制着 Kelsier 的大部分運作,被媒體稱為「Davis 三人組」。
他們的任務,是把 Chow 的操盤邏輯「包裝成人設故事」,用政客、第一夫人、國家復興、自由主義這些標籤,賦予代幣某種「政策希望」的錯覺。
Hayden Davis 曾公開承認自己「持有百萬 LIBRA 並不知如何處理」,但更諷刺的是,他同時也出現在阿根廷總統府的合照中,被描述為「總統的加密顧問」。甚至在 LIBRA 暴雷後,阿根廷檢察官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對他發佈紅色通緝令。
更令人玩味的是,媒體調查顯示,這個 Davis 家族並非白手起家。他們曾在過去捲入過僞造支票、利用宗教網絡洗錢等舊案,相關檔案藏在紐約州司法公開數據庫中。這些經歷雖然未必足以直接定罪,但構成了他們高超資金流轉與操盤手法的「實踐背景」。
Chow 和 Kelsier 的合作模式是完全標準化的產業鏈。一方提供技術與鏈上控制權,另一方製造敘事與情緒爆發點。原告律師將其稱為「代幣制造工廠」:政要負責出鏡、社羣負責造勢、錢包負責砸盤,投資者負責接盤。
而在所有這些鏈路背後,那些控盤的錢包靜靜等待着:它們控制着初始發行、衝高後的分批出貨、乃至多鏈橋接轉向交易所的每一筆路徑。MELANIA、LIBRA、M3M3 等十餘枚代幣,幾乎都共享了同一套錢包生態與行為軌跡。
-
LIBRA:官方錢包控制 70%+ 初始供應,發售後數小時轉入多個匿名地址並快速出貨,鏈上標記資金轉向 MEXC 等交易所。
-
MELANIA:預挖錢包持有比例高,交易初期流動性池中存在 Chow 關聯地址,隨後套現後鏈上沉寂。
-
凍結資金:法院曾凍結超 5760 萬 USDC,但因證據不足於 2025 年 8 月被解凍。

由於核心錢包未在鏈上公開標記,追蹤難度大,但 Bubblemaps 圖示仍顯示高度重疊資金流路徑,證明幕後團隊並未清理鏈上痕跡。
他們為何敢對總統與第一夫人「下手」?
Chow與Kelsier能將項目包裝至「國家領導人親自轉發」,並非擁有真正的政治資源,而是系統性地利用了當前漏洞:
1. Meme Coin遊走於監管灰色地帶:非證券、不註冊、無募資,難以適用傳統的證券法框架。
2. 其團隊精通「病毒式營銷」,擅於操控市場情緒,自稱「FOMO製造者」。
3. 他們精準鎖定阿根廷、尼日利亞等渴望展示改革形象的新興市場。這些國家的監管薄弱與領導人的曝光需求,正好為他們的「政要包裝」提供了戰略入口。
如果說Web3的初心是「去中心化自治」,那麼Chow與Kelsier便是最尖銳的諷刺。他們並非設計了完美的騙局,而是發現了一個可以公然轉移鉅額財富的系統後門——並將此操作重複了十幾次。
而市場上,散戶們仍在瘋狂追逐着那個名為「官方授權」的海市蜃樓。
作者:Bootly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羣: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