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延播!《再見愛人5》嘉賓路行被爆捲入千萬元行賄案

財中社
10/23

  10月17日,創聯控股(02371)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路行正式辭任,相關任免自公告當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辭任公告的發佈,恰是路行以「演員鄧莎丈夫」身份參與的婚姻觀察類綜藝《再見愛人》開播後的次日——10月16日,該綜藝剛完成首播,路行在節目中披露的婚姻狀態與個人形象首次廣泛進入公衆視野。

  公告中提及,路行辭任的官方原因是「欲投入更多時間於其個人業務發展」。同時,路行已明確確認,其與創聯控股董事會之間不存在任何意見分歧。

  對於路行在任期間的工作,創聯控股董事會在公告中表達了感謝,稱其付出「寶貴」,並明確肯定路行在任職週期內對公司發展的支持。

  而10月23日,《再見愛人5》節目組官方微博又突然宣佈,節目第二期將調整播出計劃推遲上線。

  十年掌舵:從借殼上市到「仙股」困境

  今年58歲的路行,是演員鄧莎的丈夫,兩人2012年結婚、2013年生子,這段婚姻此前極少公開,直到2025年10月16日,路行以嘉賓身份參與婚姻觀察類綜藝《再見愛人5》錄製,「神祕富商」的標籤才被揭開。

  回溯路行的職業軌跡,最早可至1991年,他從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起步,在那裏工作了19年,一步步成長為副行長。任職期間,他主導過財務管理、項目孖展與風險控制等關鍵工作,參與過電視臺、房地產、建築業等多領域企業的孖展項目,還曾因突出業績獲得分行「重大突出貢獻獎」,為後續的職業發展奠定了紮實的金融操盤能力。2010年1月,路行將事業重心轉向香港資本市場,先是出任第一視頻集團(00082)執行董事,後來又兼任中國公共採購有限公司(01094)執行董事,先後擔任首席運營總監、首席財務總監等職,在上市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除此之外,企查查數據顯示,路行目前關聯着8家企業,其中5家處於存續狀態,業務涵蓋教育投資、科技等領域,像荔波山水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創聯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都在其關聯企業名單中,他還持有北京創聯教育投資22%的股權。

  2014年12月11日,路行迎來職業生涯的重要節點,他獲委任為創聯控股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同時還兼任公司多間附屬公司的董事,也曾擔任創聯教育CEO,全面負責公司的戰略規劃與日常運營。在他掌舵期間,創聯控股完成了多次更名與轉型,2014年還主導借殼中國東方文化實現港股上市,核心業務拓展至教育諮詢、網絡培訓及金融服務領域。

  上任初期,他主導推動公司借殼完成港股上市,通過股權重組確立了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彼時企業核心聚焦網絡培訓與教育服務,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繼續教育相關服務,初步搭建起業務基礎。

  但這一業務根基尚未穩固,路行便提出「教育+金融」雙軌發展戰略,將資源向金融領域傾斜。彼時創聯控股的教育業務仍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型,卻已開始分拆精力佈局金融板塊,為後續業務失衡埋下隱患。

  在雙軌戰略推進過程中,教育業務逐漸從核心淪為邊緣。儘管公司曾推出線上教育平臺、增設線下服務網點,但資源投入的持續縮減導致其增長乏力。據2025財年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教育服務收入僅1.6億元人民幣,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已降至24%,較上市初期的單一核心地位大幅下滑。這一板塊的萎縮,成為公司整體營收承壓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路行主導的金融業務擴張陷入「重佈局、輕效益」的困境。創聯控股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逐步搭建起金融服務板塊,截至2025財年,該板塊收入達4.9億元人民幣,佔總營收比重升至76%,看似成為營收主力,卻未能實現有效盈利。

  公開財報未披露金融業務具體盈利數據,但從公司整體虧損態勢可見,這一板塊並未承擔起「造血」功能,反而因牌照維護、業務運營等成本形成負擔,淪為「高投入、低迴報」的資產佈局。

  創聯控股自登陸香港聯合交易所以來,盈利始終未成為經營常態,多數財年處於虧損區間。據公開財務數據梳理,公司上市後的2015財年、2016財年、2017財年、2019財年、2020財年、2023財年,以及最新披露的2025財年(統計區間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均出現歸母淨利潤為負的情況,盈利穩定性長期不足。

  不過在長期虧損的基調中,公司曾迎來階段性好轉——2021財年至2022財年實現連續兩年盈利,成為經營歷程中的重要轉折。其中,2021財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達3301萬元,首次展現出較為清晰的盈利能力;2022財年盈利規模雖較上年收窄,仍實現1352萬元歸母淨利潤,連續盈利的表現一度讓市場看到業務改善的可能。

  但這份向好態勢未能持續,2023財年公司業績再度「由盈轉虧」,當期歸母淨虧損達3621萬元,標誌着經營狀況重回惡化軌道,並自此開啓新一輪連續虧損週期。

  2025年9月26日,創聯控股發佈的2025財年業績公告,進一步印證了財務壓力的延續。數據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6.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減少21%;毛利同步下滑25.9%,僅為7592.2萬元;儘管歸母淨虧損7115.2萬元較上年有所減虧,但仍未擺脫虧損泥潭,且「多年虧損、偶有盈利」的經營格局未發生根本改變,核心盈利能力始終處於疲軟狀態。

  面對持續的財務壓力,創聯控股不得不通過處置部分資產回籠資金、優化業務結構——在報告期內,連續出售了匯通理財集團有限公司及利高達信貸財務有限公司。

  財務數據的惡化直接反映在市值表現上。截至2025年10月23日,創聯控股股價跌至0.034港元/股,總市值縮水至2.3億港元,較上市初期大幅蒸發超80%,淪為港股市場典型的「仙股」,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

  路行執掌創聯控股的十年,本質上是一場缺乏運營支撐的資本擴張潰敗。他以借殼上市開啓企業資本市場征程,卻因雙軌戰略失衡分散資源;全力佈局金融板塊追求規模,卻未能轉化為實際盈利;最終留給繼任者的,是連續虧損的財務爛攤子、佔比萎縮的核心業務以及難以修復的市場信任。這場由資本主導的擴張嘗試,最終以企業陷入經營困局告終。

  十載貪腐:路行以乾股、現金行賄千萬

  2025年7月,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人民法院一紙(2024)陝1002刑初153號刑事判決書的公佈,將一段橫跨十餘年的利益輸送暗線徹底拉到臺前。這起涉案金額超千萬元的行賄案中,核心關聯人物之一,正是路行。而這場圍繞權力與資本的利益糾葛,其源頭要回溯到2005年一次看似普通的公司組建。

  2005年9月,某國有性質的培訓中心與時代某華公司各出資50%,成立了北京中人某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專門運營「某培網」這一干部培訓平臺。時任該中心遠程培訓處副處長的史某燕,同時兼任中人某華技術總監,悄然成為這個平臺運營背後的關鍵人物。彼時的路行還在建設銀行體系深耕,尚未與這場利益博弈產生交集。

  四年後的2009年,中人某華因連續虧損陷入困境,時代某華計劃轉讓所持50%股權。嗅覺敏銳的路行通過中間人牽線,帶着自己控制的北京友聚新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後更名「北京創聯教育投資公司」)找上門來。

  在與某中心主任賈某、史某燕等人的對接中,路行拋出了關鍵承諾:「若能幫我完成股權收購,將來推動香港公司借殼上市成功,就給你們送上市公司股票。」這份承諾成為利益捆綁的開端。

  當年11月,交易順利落地:路行的公司以800萬元收購時代某華股權,又通過增資將持股比例提至51%,實現對中人某華的控股。同日,中人某華與路行旗下企業簽訂20年技術服務協議,約定某培網的技術維護與推廣由其負責,服務費佔比高達60%。判決書顯示,史某燕在協議審批、蓋章等環節「未設任何阻礙」,路行想要的「便利」如期而至。

  2014年5月,路行的資本運作迎來關鍵突破——通過股權重組與增發,成功借殼上市,手握19億股股權。

  他沒有忘記四年前的承諾,很快與史某燕等人敲定股票分配方案。5月29日,3141萬股創聯控股股票被劃至史某燕指定的賬戶,按當日股價計算價值812萬元。

  為規避監管,這些「乾股」與史某燕此前50萬元投資換來的1289萬股一起,統一登記在史某燕妻姐蘇某1名下,而蘇某1在證言中稱「只是借了身份證,對此一無所知」。

  股權兌現後,利益輸送並未停止。2019年起,已退休卻被返聘繼續掌管遠程處的史某燕,仍能為路行的業務「協調事務」。

  路行在證言中坦言:「某中心遠程處負責某培網運營,我們公司需要他的關照和支持。」從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他形成了固定的送錢節奏:「每年1月都去史某燕辦公室,依次送17萬、18萬、19萬、20萬、20萬,五次共94萬元,他都收下了。」史某燕供述,路行每次都用「藍色手提文件袋」裝着現金和福卡。

  除了直接送予史某燕的94萬元現金,2019至2023年春節前,路行還先後交給史某燕80萬元現金和102萬元福卡,讓其「分給遠程處下屬」。

  最終,史某燕自留66萬元現金和47萬元福卡,其餘分給楊某1、龍某等人,以「集體福利」的名義掩蓋受賄痕跡。這些行賄資金,多是路行通過北京創聯公司與其他企業簽訂虛假協議套取而來,有財務人員的證言可佐證。

  2023年11月3日,史某燕經電話通知配合調查,2024年4月被刑事拘留。庭審中,他辯稱「3141萬股是100萬元購買的」,辯護人也提出「退休返聘後非國家工作人員」,但法院經查證,史某燕在偵查階段6次穩定供述「乾股未付款」,且有股票分配方案、代持賬戶流水等證據佐證,最終認定其「退休返聘仍屬從事公務」,駁回所有辯解。

  2024年12月26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史某燕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罰金100萬元;違法所得207萬元中,已退繳94萬元,剩餘部分繼續追繳。而作為行賄人的路行,目前尚未見公開追責信息。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