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副總經理陽琨:看好恒生科技、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機會

新浪證券
10/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新浪財經上海站 陳秀穎

  10月22日,港交所在上海舉辦2025HKEX中國機遇論壇。華夏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陽琨在圓桌論壇中表示,中國香港作為連接全球資本與中國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市場配置價值和發展空間巨大,非常看好恒生科技、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未來的持續發展機會。

圖:華夏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 陽琨

  他表示,近年來中國科技產業展現出頑強的韌性,實現了超出預期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僅停留在表面,更有深層次的驅動力在支撐。今年年初DeepSeek的橫空出世,成為國際投資人情緒反轉的重要觸發點,使全球投資者重新認識到——即便面對外部壓力與挑戰,中國科技產業依然展現出超出預期的韌性與增長潛力。

  一方面,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持續積累為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指出,目前中國在半導體、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多個行業的科技進步趨勢仍在不斷延續,項目推進節奏穩步加快,為未來科技產業的發展築牢根基。同時,中國在教育和高科技人才培養方面的長期投入,為產業注入了強勁動能,這種產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將推動科技產業長期向前發展。

  另一方面,他強調,港股市場在支持中國科技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港交所推出的18A上市規則,為大量尚未盈利但具備發展潛力的生物科技、創新科技企業提供了重要的孖展通道,幫助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快速成長。

  陽琨介紹,過去一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優質科技企業通過IPO或二次上市登陸香港市場。以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在香港市場的產業鏈佈局不斷完善、厚度持續增加,港股市場在中國科技產業中的代表性和支持作用日益顯著。

  據陽琨觀察,海外資金迴流港股市場時投資視角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再侷限於白酒等傳統優勢資產,而是更多聚焦中國科技產業,尤其關注創新型高性能企業的投資機會。AI作為新一輪科技創新的核心,正在逐步顯現投資機會。現在的創新已經變成「美國資本與中國資本的競爭」,這句話生動地體現出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中國與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變化。

  他指出,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看,中國GDP在全球的佔比約為16%至18%,而在MSCI相關指數中,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僅為3%,未來海外資金對中國市場的配置空間依然巨大。

  作為境內重要的ETF發行商,華夏基金在港股市場積極佈局,在恒生科技、恒生生物科技、恒生互聯網金服等指數方面推出了多隻優質ETF產品。同時,在港股通機制開通後,華夏基金進一步拓展了在醫療、汽車、科技等賽道的產品佈局。截至今年9月,華夏基金在港股市場的主動與被動產品規模合計已超過1000億元。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