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摘商業評論
有段時間,大家買奢侈品都抱着同一個消費心態:越貴越好,越貴越高端。買奢侈品不止是消費,更是身份的象徵。但試問下,如今還有幾人這麼認為?
現在買實惠,買性價比觀念十分流行,奢侈品也不例外。奧萊唯品會這些品牌折扣的奢侈品特賣因此大火。如今很多人買奢品,第一反應就是這些能花更少的錢買同樣好東西的平臺,專櫃反倒是淪為了一個看價格的地方。

95後成都土著菲菲,出生於中產家庭的她過去是專櫃的常客,用她的話說,一年總得去專櫃買幾個包,要買貴的買好的纔有面子。但現在卻對奧萊奢侈品上了頭。
「不是沒錢了,就是想買划算。現在的想法是能省就省,反正買的還是同一個品牌,過去那種打折丟面子的思想幾乎沒有了。」菲菲現在幾乎每個月固定去逛一次奧萊,去看看能不能淘到什麼划算寶貝。「比過去買到了限量款都更興奮,太魔性了。」
確實,如今的奧萊與唯品會,已經從「性價比小衆地」變成「理性消費聖地」。奧萊商場從「郊區商場」逆襲成新潮打卡地,唯品會也憑藉特賣邏輯吸引了越來越多「精明買手」。數據顯示,上季度唯品會的超級VIP活躍數量增長了15%,這些鐵粉貢獻了平臺近一半的消費額。
原因不難理解——折扣零售正在重新定義「奢侈」的含義。同時品牌們也看準年輕人的理性消費趨勢,主動把「真香價格」推到他們面前。以唯品會為例,今年平臺上線了多個奢侈品特賣活動,不少大牌加入其中,Burberry、Coach、ToryBurch等品牌銷量都迎來了明顯增長。
折扣的力度,也確實讓人心動。比如最近唯品會「秋意奢品漫遊」活動中,原價近兩萬元的Burberry中號水桶包,折扣價僅約3500元;湯麗柏琦ROBINSON系列小方包,原價近5000元,折後價只要2400元。
這樣的價格,放在幾年前簡直不可想象。難怪年輕人「上頭」,因為買的是真實惠。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也在積極佈局奧萊渠道。比如Lululemon、西太后等新貴品牌,都陸續在奧萊開店,折扣悄悄成為了品牌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更好關係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