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消息,截止到10月初,安徽水泥價格實際成交價格已經基本跌回9月中下旬漲價前水平。從全國範圍來看,雖然水泥市場已經來到傳統旺季,但整體態勢不佳。
今年,國內是水泥行情呈現明顯的高開低走趨勢,中國水泥網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年初以來幾乎一路下行。截止到10月10日,全國水泥價格指數317.14點,較去年同期跌61.43點(即當前全國水泥均價較去年同期低約60元/噸),跌幅16.23%。
當前,包括水泥在內的建材行業市場需求不振,結構性問題突出,行業穩增長任務艱鉅。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促進建材行業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9月24日《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正式發佈。
《方案》主要目標:2025—2026年,建材行業恢復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綠色建材、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其中2026年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綠色低碳和數字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緊接着,10月9日,國家發改委及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關於治理價格無序競爭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明確提出七點舉措。其中要求對涉嫌價格無序競爭的經營者進行提醒告誡,要求其自覺規範價格行為,嚴守價格競爭底線。
《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出臺以及《關於治理價格無序競爭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的發佈,為水泥行業穩定市場態勢提供了政策支撐。不過,在需求下行背景下,水泥行業要實現市場態勢企穩回升還需業內共同推進「反內卷」。
據筆者與多家水泥企業交流的情況,今年以來包括陝西、寧夏、貴州等地均爆發不同程度的價格戰,主要原因在於需求下行背景下,業內企業在市場份額、停窯時間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以陝西為例,由於在某客戶爭奪中,區域兩家主要企業產生矛盾,進而大打價格戰,水泥價格一度跌至130-140元/噸,甚至出現了賒銷的情況。另外,在不少省份,關於企業補齊產能之後,錯峯生產時間是否需要調整,不同企業之間同樣看法不一,加劇市場不穩定性。
面對當前行業形勢,業內應該認清亟需積極響應中央政策導向,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共同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抵制「內卷式」惡性競爭,以自身實際行動維護行業發展態勢。
往期文章精選
◆華新水泥:終止分拆上市
◆華新水泥擬更名
◆22家水泥企業盈利情況
◆海螺水泥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事關水泥碳排放,生態環境部發布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