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中國經濟究竟怎麼樣?能否扛住下行壓力?在中美博弈加劇形勢下,中國能不能贏?
今天又聽到有人說,美國股市「高科技七姐妹」牛得很,市值不斷上漲但是市盈率並不高,而中國同類科技股市盈率太高了。這種論調我聽了二十多年了,起初我也覺着有道理,但追蹤分析發現,其中破綻不少。吹捧美國經濟、美國股市的人,其實不在意真正的經濟學原理,而是預先設定了美國「強者恆強」,中國只能做跟隨者的宣傳框架、理論框架、話語框架。其中最典型的是:這些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宣傳美國藍籌股的市盈率十倍很合理,但是當道瓊斯指數市盈率漲到二十多倍時,他們還認為合理;這些人在2010年之前宣傳美國債務/GDP比率60%左右很完美,現在債務/GDP比率超過119%了,他們也是異口同聲說沒問題。這是很奇怪的邏輯和很奇怪的宣傳。
他們的核心破綻是:吹捧美國經濟、美國股市的人,完全不考慮美國霸權,把霸權所導致的一系列不公平分配、不公平計價、不公平轉移,完全忽略不計,極力營造並宣傳霸權框架下的美國超級跨國公司的無比正確、無比優秀、不可超越。
然而,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霸權籠罩下的國際經濟金融領域的不公平現象得到充分暴露,美國霸權的反噬效應也日益突出。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呼籲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國際經濟金融秩序的重要原因。「特朗普政治」應運而生,叫醒一些長期裝睡的人,打破了一些人對美國經濟金融敘事的迷思。
以上時空背景,是我們正確認識中國經濟形勢的基礎。
目前,中國經濟的優勢有:政局長期穩定,不存在西方國家政策短視、朝令夕改等問題,經濟發展預期穩定;中長期戰略規劃和有效宏觀調控相結合,國家發展「大圖景」與人民羣衆「小目標」相結合,深厚「國家情懷」支持經濟治理穩定性;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向科技創新要生產力,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製造業門類齊全,製造業規模連續15年全球第一,傳統製造業加快升級,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新產業新動能加快培育;中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市場規模龐大、層次多樣、潛力巨大,人羣積極向上、敢拼善拼,高新科技和市場模式的應用場景豐富,創新空間廣闊。

中國已經具備的強大經濟底盤是: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已接近135萬億元,今年預計可達140萬億元,2024年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7.1%;2025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居第10位,成為10多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2024年中國基於專利合作條約申請的專利數量達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和排名第三的日本分別多30%和45%;2024年研發經費投入已超3.6萬億元,投入強度接近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高層次科技人才數量居全球前列,每年培養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畢業生超過500萬人;2024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在53箇中高收入國家中排在第4位,展現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命圖景」;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超過50萬億元,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地位更加鞏固;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對外貿易在逆境中展現強大韌性,2025年前8個月出口增速達6.9%,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新動能產品出口增速超過20%;積極主動對外開放,分7批設立2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中國經濟也有困難:科技實力總體上實現巨大躍升,但仍有一些領域被美國及其盟友卡脖子;部分能源、資源對外依賴較大,且未能掌握定價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人;房地產市場進入歷史性調整期,需要階段性「買單」,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居民財富管理有風險;物價連續多年低迷,社會消費熱度較低,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結構調整在一些領域出現不進則退現象,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中小企業困難更為突出。這些困難有的是週期性的,有的是短期供需失衡導致的,也有些是制度約束導致的,也有些是外部市場輸入的。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人的積極性亟待提振。一些幹部幹事勁頭不足卻官癮十足,說明和平環境下的幹部機制存在突出矛盾。一些年輕人啃老、害怕困難、高不成低不就,就業意願趨弱。一些有經驗的幹部職工過早退休,導致一些單位和部門缺少發展動力。一部分低收入羣體改善生活的預期與經濟下行壓力共振,導致社會情緒不穩,等等。
這兩年,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溫差」現象受到中央高度關注,為此開展了一些調研工作。其中,的確存在傳統產業轉型慢導致相關企業和從業者日子難過,房地產相關行業就業減少、薪酬縮水等問題,但這並非問題的全部。整體經濟增長的效益與居民分配之間的矛盾也不可忽視,「提低、擴中、調高」策略執行得並不到位,需要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
此外,公務員、國有企業人員的隱性收入問題,也需下大力氣整治。從一定意義上說,持續深入反腐,對於校正全社會收入不平衡發揮着重大作用,但還需要運用市場化手段解決公務員、國企人員收入失衡問題。這是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的重要一招。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返程知青在街道企業創業,就曾激發強大的幹事創業熱潮。這個歷史經驗值得高度重視。
對外方面,要充分認識美國繼續擠壓中國發展空間、阻斷中國向「世界型國家」轉型發展的戰略意圖,反制美方打壓行動,在金融、貿易、產業、科技等方面塑造中美公平競爭環境,逐步實現中國資產科學定價、理性定價能力。在一般產品輸美定價方面,應認真研究對策,走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誤區,奪回應有的國際貿易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