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2025年中報:穿越週期的「雙輪驅動」樣本

新浪財經
08/29

  當多數家電龍頭仍在為「存量搏殺」與「低價內卷」尋找解藥時,創維集團(00751.HK)用一份362.64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0.3%的中期成績單,給出了另一種範式——把新能源做成「第二增長曲線」,把全球化做成「風險對沖器」,把現金流做成「穿越週期的盔甲」。這不僅是創維的「逆勢上揚」,更為中國製造業在存量時代如何打開增量空間,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創維樣本」。

  【序章】數字背後的驚濤駭浪——一份財報點燃市場的始末

  當創維集團選擇在8月28日港股盤後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時,資本市場原本只期待一場常規的季節性彙報,卻被一連串刷新歷史紀錄的數字和敘事徹底點燃:362.64億元營收、20.3%的同比增速、25.6GW的光伏電站併網裝機、106.27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值儲備——任何單一指標都足以讓投資者眼前一亮,而當它們同時出現在同一張報表裏,便構成了一幅極具衝擊力的「穿越週期圖譜」。

  這份中報之所以值得用更長篇幅去拆解,不僅因為數字漂亮,更因為它把「新能源+全球化」的雙輪驅動故事講成了可複製、可驗證、可持續的系統方法論,讓外界第一次清晰看見一家傳統家電龍頭如何把自己重新定位為綠色能源運營商和全場景AI終端平臺,並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碳中和窗口期以及消費電子存量競爭的複雜座標系裏找到新的增長原點。

  【重構】138億元新能源收入——把屋頂生意做成消費品範式

  如果把362.64億元營收拆解成色譜,最耀眼的一抹無疑是新能源業務的138.36億元,同比近54%的增速在光伏行業普遍因硅料價格暴跌而進入量增價減的「失血通道」時顯得格外突兀。創維的祕訣並不是比別人更早囤硅料,而是把分佈式光伏當成消費品來運營:通過「光伏+普惠+數字科技」三位一體模式,把原本重資產、長週期、ToB為主的光伏生意切割成可快速複製的標準化產品包。

  【升維】170億元家電收入——從賣硬件到賣全場景入口

  與新能源的狂飆突進相比,智能家電業務的170.74億元營收、9.4%同比增速看似溫和,卻隱藏着另一條更深刻的產業演化曲線。創維不再把電視、空調、洗衣機當成彼此割裂的SKU,而是把它們統一納入「全場景AI終端」的體系裏協同作戰:電視作為家庭算力中樞,通過酷開系統連接空調、洗衣機乃至光伏逆變器,形成跨終端數據閉環;MiniLED、壁紙電視、百吋巨幕三大高端產品線在畫質、音質、模塊、超薄設計上持續突破;空調與洗衣機則藉助「國家補貼+綠色換新」政策東風,在國內線下零售和海外電商兩端同步發力,上半年分別錄得34.1%和35.5%的出貨增長,其中剃鬚刀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臺,成為個護小家電賽道的現象級單品。

  更值得玩味的是,創維把電視端的AI畫質引擎算法遷移到車載顯示模組,進入奧迪、吉利、奇瑞、現代等頭部車企的核心供應鏈,為顯示業務打開了第三增長曲線。至此,家電板塊不再是「靠天喫飯」的耐用品週期股,而是變成「硬件入口+數據運營+場景增值」的複合生態。

  【儲備】10億元研發投入——把技術拆成可複用的樂高積木

  研發是這份中報裏最被低估的亮點之一。2025上半年研發費用10億元,看似僅佔營收2.8%,但其投向高度聚焦:AI算法與全場景OS,儲能電芯與液冷系統,車載顯示與XR光學,還有作為前沿技術孵化池。更關鍵的是,創維把研發、製造、渠道、金融、運維五大環節全部數字化,打通從需求洞察、產品定義、柔性製造到售後服務的全鏈路數據閉環。研發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成為連接新能源、家電、車載三大業務的技術中臺,持續輸出可複用的模塊與算法,放大邊際收益。

  【未來】從製造紅利到系統紅利——一份財報裏的中國製造未來學

  回望過去三年,創維完成了一場從「家電製造商」到「綠色能源運營商+AI終端平臺」的驚險一躍:用新能源打開十倍空間,用全球化熨平單一市場波動,用現金流和研發儲備定義未來十年。在硅料價格急跌、歐美通脹高企、地緣衝突頻發的宏觀亂流裏,這家公司反而把外部衝擊轉化為內部改革的動力,把週期波動轉化為結構升級的機會,並把股東回報、產業協同與社會價值三者統一在一張可持續的商業藍圖中。362億元營收只是序章,真正值得關注的是,當創維把25.6GW電站、170億元家電生態、106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值、10億元研發投入以及橫跨亞非拉歐美的渠道網絡整合成一臺精密運轉的「系統級機器」時,它其實已經站在了中國製造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最前排。未來十年,這家公司的故事主線不再是「賣多少電視、裝多少光伏」,而是「讓每一度綠電、每一臺終端、每一份數據都在全球家庭的數字-能源雙循環裏持續創造價值」,而這條主線的起點,就是這份看似平淡卻暗藏洶湧能量的2025年中期財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