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當前,上海正大力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深入實施「模塑申城」工程,積極支持金融等重點領域垂類大模型建設,着力夯實智能算力、行業語料等關鍵支撐基礎,旨在打造更多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標杆應用場景,推動更多企業加速數智化轉型,大力培育發展智能經濟新形態。

近日,作為2025年中國國際金融展系列活動之一,以「智聯金融,大模型驅動新質生產力躍升」為主題的大模型金融應用及創新論壇召開。
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中電金信研究院院長況文川發表了題為《連接模型、算力與場景——加速實現生成式AI應用》的主題演講,為金融業如何駕馭AI浪潮、鍛造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系統性思考與實踐路徑。
金融AI應用從簡單向複雜加速分步推進
大模型時代,智能算力作為AI發展的基石,為金融領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金融機構在AI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持續加碼;同時,AI應用向多場景融合發展,從智能營銷、客服、風控等傳統場景,到投研、決策、運營等複雜領域,AI技術正全方位滲透金融業務流程,實現從前中後臺的全流程智能化轉型。在監管層面,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對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給予明確指引,強調安全穩妥有序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領域應用,並高度強調數據的基礎性作用。
探索構建全棧AI技術體系
況文川回顧了中電金信2024年人工智能項目向生成式AI演化的趨勢,並對2025年行業最新的建設方向進行了闡述,通過分享落地生成式AI應用的四個切身體會,指出大模型及智能體雖展現出強大能力,但並非萬能解法,需要結合不同場景進行模型適用性等評估。中電金信在此領域持續探索,通過面向場景的工程實現路徑,並採用企業級知識工程等手段,不斷挖掘大模型潛力。目前,中國電子構建了全棧智算技術體系。該體系覆蓋廣泛:在應用層,支撐着智能風控、智能營銷、視覺應用等數十個多元化場景應用;在能力平臺層,配合智能體開發平臺,提供通用智能組件與行業智能組件;在模型算法層,部署了面向金融等領域的垂類大模型和針對性的數據集;在框架平臺層,擁有模型調度、開發評估平臺等支撐工具;並向下延伸至系統軟件層與硬件基礎層,形成了完整的技術生態閉環。況文川特別強調了數據、模型、算力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並指出中電金信正藉助將源啓升級為融合型數字基礎設施,積極推動行業智能體矩陣的發展。公司結合金融行業IT數據建設,精準為大模型定位適用場景,以AI賦能金融行業軟件工程,同時着力打造規模化的AI專業團隊,為金融行業的全方位智能化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面對打造數智基礎設施過程中的產業化問題、各類企業的高度定製化需求,以及長期的穩定運行挑戰,中電金信呼籲行業側與產業側加大協同力度,開放場景,並探索通過分級分類方式共享行業數據集,共享「從0到1」的實踐成果,共同推動數智基礎設施的規模化和應用現代化升級。
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跑的新風口上,上海正以「中國方案」闊步向前。上海濃厚的金融與科技融合氛圍,為中電金信提供了發展的廣闊舞臺。作為在滬央企科技力量,公司將充分發揮全棧AI能力優勢,深度融入上海打造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羣、構建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的進程,以實際行動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