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燒光43億!螞蟻英特爾押注的全球AMR第一股闖關港股

藍鯨財經
06/19

文|號外工作室

「全球AMR第一股」要來資本市場了!

6月16日,中國機器人企業極智嘉(Geek+)更新招股書,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護航,衝刺「全球倉儲AMR第一股」。此次IPO計劃發行不超過2.26億股,6月13日,證監會備案通知書已為其鋪平道路,一場資本與技術的深度對話即將開啓。

根據灼識諮詢數據,AMR解決方案市場正以33.1%的年複合增長率迅猛擴張,從2024年的387億元奔向2029年的1621億元規模。更關鍵的是,AMR在整體倉儲自動化中的滲透率將從2024年的8.2%躍升至2029年的20.2%——這意味着五年內市場份額將擴大近1.5倍。

在倉儲自動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極智嘉正以行業領跑者之姿衝擊港交所。

1、從技術先驅到全球AMR龍頭

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eek+)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倉儲物流領域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解決方案研發與商業化落地。憑藉「貨架到人」「貨箱到人」「托盤到人」等全場景技術矩陣,極智嘉迅速成長為全球AMR市場的領導者。

而極智嘉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在兩大支柱上:全場景技術矩陣與深度全球化佈局。

極智嘉的技術產品線覆蓋倉儲全流程:從貨架到人揀選(PopPick方案每小時處理400件商品)、貨箱到人(支持12米超高存儲)、托盤到人(節省60%通道空間),到智能分揀(效率達人工10倍)和智能搬運,形成完整閉環。其自主研發的Robot Matrix平臺單倉可調度5000臺設備,每秒處理萬級指令,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全球化網絡構築服務壁壘:截至2024年底,極智嘉業務覆蓋全球40餘國,部署AMR超5.6萬臺,擁有48個服務站點、13個備件中心和305名工程師網絡。這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企業——2024年72.1%收入來自海外市場,且海外業務毛利率高達46.5%,顯著高於34.8%的整體水平。

此外,極智嘉在全球服務超800家客戶(含63家財富500強),2024年客戶復購率達74.6%,關鍵客戶復購率更高達84.3%。耐克、西門子、DHL等巨頭持續復購,印證了其解決方案的實效性。

目前,公司的市場份額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向40餘國交付超5.6萬臺AMR設備,而公司的方案涵蓋倉儲履約(如電商、快消)和工業搬運(如汽車、醫藥)兩大領域,適配柔性化、高動態的供應鏈需求。

2、高增長與戰略性虧損的平衡

根據招股書顯示,極智嘉營收從2021年7.9億元躍升至2024年2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5%;訂單量從2021年15.9億元增至2024年31.4億元,增長近一倍。最值得關注的是它的AMR核心業務——銷售收入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2.3%,成為絕對增長引擎。

而在毛利率方面,極智嘉整體毛利率從2021年的10.2%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2.1%,海外市場毛利率超40%。

但公司目前依然處於虧損狀態,2021-2024年上半年累計虧損42.94億元,其中2024年淨虧8.32億元,但經調整淨虧損率已從2021年96.7%大幅收窄至2024年3.8%,經調整淨虧損降至9220萬元。虧損下降說明公司的盈利拐點即將到來。

而虧損的背後則是極智嘉在各方面的戰略性投入,其中銷售及營銷開支佔比維持在20-30%,支撐全球渠道擴張;研發雖絕對值增長,在2022年達4.37億元,但費用率從43%降至17%,體現效率優化。隨着海外高毛利業務佔比提升和規模效應釋放,盈利拐點已清晰可見。

目前,公司的現金流已經開始喫緊,截至2024年末,現金及等價物6.36億元,需依賴IPO孖展支撐擴張。

3、從獨角獸到「AMR第一股」

極智嘉的成長史堪稱科技企業孖展範本。2016-2022年完成9輪孖展,總額近40億元,吸引螞蟻集團(持股4.93%)、英特爾、摩根士丹利、高榕創投、華平投資、CPE源峯、紀源資本、雲暉資本、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D1 Capital等數十家頂級機構,2021年E輪後估值已達150億元。

但是,在拿到孖展後,極智嘉也面臨對賭協議壓力。招股書披露,若IPO申請被撤回或18個月內未完成上市,67億元贖回負債將恢復。這解釋了其從2021年A股轉向港股的資本路徑選擇——港股更包容創新企業,且國際化定位匹配其業務屬性。

IPO前,鄭勇持有7.19%股權,及20.5%的投票權;李洪波持有4.85%股權,及13.8%投票權;劉凱、陳曦分別持有3.41%股權,及9.71%投票權;員工持股平臺極智合興持有1.77%股權,及1.01%投票權;極智共合持有0.68%股權,及0.39%投票權;極智匯佳持有0.39%股權,及0.22%投票權。鄭勇等人及上述員工持股平臺共控制21.7%股權,及55.36%投票權。

而此次港股IPO,極智嘉計劃將募資投向五大領域,研發及產品迭代(開發Robot Matrix平臺、模塊化軟件);銷售及服務網絡擴張;供應鏈本地化(高需求地區建廠);數據安全與數字化升級;營運資金補充。

儘管發展勢頭強勁,極智嘉依然面臨海康機器人、快倉等國內對手,以及Kiva Systems(亞馬遜)、Locus Robotics等國際巨頭的雙重競爭。其差異化優勢在於全場景覆蓋能力與全球化交付經驗。

但是,隨着跨境電商的需求擴大,對於物流AMR新需求也在增長,2025年出貨預計12.5萬臺,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對高精度AMR需求爆發(±1mm導航精度)等等。

極智嘉的港股IPO不僅是資本事件,更代表中國智能裝備從技術追趕到全球輸出的歷史性跨越。也標誌着中國創新也能征服全球高端市場,但是,未實現盈利的情形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會選擇買單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