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週二)上午,港股上市新秀海西新藥(02637)盤中大跌5.04%,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該公司剛於10月20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表現亮眼,收盤上漲20.60%。然而,短短一天後,投資者似乎對公司的業務模式和未來增長前景產生了疑慮。
分析人士指出,海西新藥股價下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高度依賴仿製藥和集中採購:根據公司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海西新藥通過國家帶量採購(VBP)計劃實現的收入佔比均超過90%。其中,僅安必力與海慧通兩款產品就貢獻了70%以上的營收。這種高度集中的收入結構使得公司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2. 集採帶來的價格壓力:在帶量採購"以價換量"模式下,海西新藥的產品價格面臨持續下行壓力。例如,海慧通納入集採後,其平均售價從3.56元降至2.19元,降幅高達38.48%。這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24年淨利率較2023年下降了7.9個百分點。
3. 集採資格續約風險:海慧通和安必力的集採資格將分別於2025年底和2026年6月到期。若未能成功續約或面臨更激烈的競價,公司業績可能面臨"斷檔"風險。
4. 創新藥管線尚未成熟:儘管海西新藥正在佈局創新藥研發管線,但多數項目仍處於早期臨牀階段,短期內難以為公司貢獻顯著收入。市場對公司能否成功轉型為創新藥企業存在疑慮。
醫藥行業分析師指出,海西新藥未來面臨兩大挑戰:一是降低對集採渠道與少數產品的依賴,緩解盈利下滑壓力;二是加快創新藥研發進程,提升研發效率,在激烈競爭中搶佔先機。若這兩大問題未能有效解決,公司的高增長持續性與抗風險能力將面臨考驗。
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海西新藥未來的業務轉型進展和創新藥管線的研發進度,以評估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