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中信证券两度削减核心业务?

市场资讯
昨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企业上市

  行业老大中信证券,正在主动“瘦身”,申请砍掉自己的一大块核心业务。这在中国券商里是非常罕见的行为。

  具体来看,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罕见操作: 中信证券是中国证券行业的绝对龙头,一向是“大而全”的代表。现在它却主动向证监会申请,要减少业务种类。这就像一家什么都卖的综合大超市,突然说要关掉好几个主要商品区,非常反常。

  分两次“动刀”: 它在2025年10月份,连续提交了两份申请:

  第一次申请: 削减的是最传统、最核心的几块业务,比如证券经纪(帮人买卖股票)、投资咨询、自营投资、资产管理等。

  第二次申请: 继续削减证券保荐(帮公司上市)、融资融券等同样重要的业务。

  不是业绩差: 从它自己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来看,公司赚钱能力非常强,营收和利润都比去年大涨了50%以上。所以,它“瘦身”不是因为干不下去了,反而是在很赚钱的时候主动为之。

  可能的原因(大家猜测):

  应对监管要求: 可能是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更严格的监管规定,避免业务过于复杂和交叉带来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回归本源”、“拆弹”。

  战略聚焦: 砍掉一些不赚钱或前景不好的业务线,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最赚钱、最有优势的领域,比如机构交易、投行业务等。

  为重组做准备: 可能是某种更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的前奏。

  已有先例: 它的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华南公司”已经在2025年6月被批准减少了业务范围,这可以看作是母公司这次大动作的一次“试点”。

  总结一下:

  这件事的核心看点在于,一个不缺钱、不缺业务的行业巨头,却在主动做减法。这强烈地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金融业的游戏规则可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那种追求“全能型”的扩张模式或许已经行不通了,未来的方向可能是更专业、更聚焦、风险更可控。这不仅是中信证券一家公司的事,更可能预示着整个证券行业的发展风向要变。

  2025-10-27关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公司申请减少部分业务种类核准(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承销,代销金融产品)》

  2025-10-13关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公司申请减少业务种类核准(证券保荐,证券融资融券,股票期权做市交易,上市证券做市交易,通过子公司减少私募投资基金、另类投资、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其他业务)》

  关于核准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业务范围的批复

  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范围的请示》(中信证券华南〔2024〕286号)及相关文件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2号,经证监会公告〔2025〕5号修改)等有关规定,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核准你公司变更业务范围,减少证券保荐业务,将业务范围中的“融资融券”变更为“融资融券(限广东省除深圳市以外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你公司应当平稳做好后续工作,确保客户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妥善安置员工,维护社会稳定。

  二、你公司应当自本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工作。你公司应当自换领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向我会申请换发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三、你公司应当根据本批复修改公司章程,并向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报备所修改条款。

  中国证监会

  2025年6月19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高佳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