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Michael Wilson发出了最看多美股的声音之一。他预测,在强劲企业盈利的支撑下,标普500指数将在未来一年上涨16%。Michael Wilson预计,到2026年底,标普500指数将交易于7,800点附近。这一目标在一众华尔街策略师中属于最高水平之一,也意味着该指数将连续第四年实现两位数涨幅。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今年迄今已大涨14%,此前两年均实现了超过20%的涨幅。
Michael Wilso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正处于一轮新的牛市和盈利周期之中,尤其是对指数中许多此前落后的板块而言。”该策略师预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每股收益未来两年将分别增长17%和12%。他提到,企业更强的定价能力、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宽松的税收与监管政策以及稳定的利率都是支撑因素。
与此同时,Michael Wilson也警告称,若美联储政策保持比预期更强硬的立场,可能带来短期风险。他补充称,从长期看,“过热”的经济也可能重新点燃通胀。
值得一提的是,Michael Wilson是今年4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大范围关税导致美股大跌之后,仍坚持看多观点的少数预测者之一。他的判断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随着贸易战有所缓和,标普500指数一度反弹至创纪录高位。在今年一项广受关注的投资者调查中,这位策略师被评为第二佳投资组合策略师,仅次于投行Piper Sandler的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Kantrowitz。
在动荡的一年即将进入收尾阶段之际,美股在企业第三季度业绩远超预期的推动下正接近历史高点。尽管市场对人工智能交易以及高企的估值仍存疑虑,且美国史上最长时间的政府停摆也带来了风险,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依然保持信心。
日前,Wedbush Securities科技研究主管Dan Ives将当前市场对人工智能交易的紧张情绪形容为“短视行为”,并断言科技股——近两年推动美股上涨的主要力量——牛市至少还将持续两年。这位科技多头指出,市场对半导体ETF需求强劲,强调“自6月以来,我们观察到相关需求已提升约30%”。他将当前环境定义为“资本支出超级周期”,认为这是技术变革的早期阶段,并称投资者目前仅处于AI革命的“第二、三阶段”。他还为大型科技公司的巨额资本支出辩护,解释道,“这些公司每投入1美元资本支出,未来几年最终将获得8至10美元的回报”。
Mariner Wealth Advisors首席投资策略师兼股票部门主管Jeff Krumpelman也认为,近期的科技股震荡更像是获利了结与停摆引发的波动,而非人工智能或盈利基本面的实质性转变。这位策略师强调,早期阶段的AI应用仍是一个强大的、将持续数年的主题,当前的波动不应与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相提并论,“这是真实的趋势。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而且前景真实可期,绝非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重演”。
不过,华尔街仍存在谨慎声音。此前准确预测今年美股跑输其他地区股市的高盛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预计,未来十年美股将继续落后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策略师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未来十年的年化收益率将达到6.5%,在所有地区中表现最弱;新兴市场预计将成为最强者,年化收益率为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