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AI’是淘宝AI应用的检验标准,我们希望AI能解决消费痛点,也能让商家获得增长”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在天猫双11发布会上如是说道。2025年的天猫双11,成为AI技术全面融入电商生态的关键节点。
今年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底层——淘宝通过AI对平台20亿商品进行深度理解与重构。这意味着,AI不再是空中楼阁或局部工具,而是成为驱动平台整体增长的“智能引擎”。在这一背景下,淘宝实现流量匹配效率双位数增长:包括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升10%,商家广告ROI提升12%。
这标志着AI已系统性地升级了对“人”、“货”的理解,无论是“猜你喜欢”的精准推送,还是“AI万能搜”的语义理解,其背后都是平台对商品与用户意图的更深层次匹配。而在商家侧,成熟的AI工具如“货品全站推”、“生意管家”与“店小蜜”,则在这一波更智能的流量分配中,成为商家承接机会、提升转化的“关键伙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场从识别需求到满足需求的AI协同战役,推动双11进入“智能提效”的新阶段。
01
流量分发效率双位数增长
AI重构20亿商品与用户的连接逻辑
一直以来,传统电商生态长期面临一个结构性困局:一边是消费者带着模糊、复杂的需求,在亿万个商品中艰难寻觅;另一边是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手握好货却苦于无法突破流量壁垒,难以触达潜在客户。“人”与“货”匹配效率的瓶颈,本质上是系统对用户和商品的理解还不够精细。
过往,一个行业需要依赖行业小二去翻“百科全书”,弄懂每个商品需要填写哪些标签、哪些信息对消费者最重要,这项工作极其繁杂,而市场又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导致电商发展二十年后,商品标签系统却相对粗放和陈旧。淘宝AI的破局之道,其实是对“货”的深度理解。
今年双11前,淘宝天猫完成了一项底层基础设施级的升级:运用大模型技术,对平台上的20亿商品进行了系统性、深度的“再理解”与“再组织”。
这不再是简单的关键词提取或类目划分,而是让AI像一位拥有海量行业知识的“超级买手”,去学习、理解商品的本质。
例如,在宠物行业,AI模型消化了猫粮的成分、功效、适用猫种、用户口碑等维度的知识,为数千万商品打上了更丰富、更立体的语义标签,使宠物商品信息丰富度提升了34%。这场对“货”的认知革命,直接带来了“人”与“货”连接效率的跃迁。
双11前,淘宝平台的流量匹配效率已基于AI有了双位数提升:复杂语义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能精准捕捉用户长尾复杂需求而非机械匹配关键词;推荐信息流点击量则提升10%,从 “猜你喜欢”升级为 “懂你所需”,主动激发用户兴趣;而商家广告ROI同比增长 12%,阿里妈妈“货品全站推”等智能营销工具凭借精准画像,让商家增长。
双11期间的数据也充分印证了AI提效、创造增长的价值,官方公布的战报显示, 10月20日晚开卖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双双超越去年开卖首日成绩。仅预售期间,“货品全站推”助商家ROI同比增长幅度超15%。这场静默发生的效率革命,其意义在于为整个双11大盘的爆发式增长,铺设了一条高质量、低摩擦的流量高速公路。
02
商家的“后台军师”AI生意管家
然而,精准的流量如同精确制导的“客流”,能否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则取决于商家侧的“接住”能力。
这正是今年双11淘宝天猫生态进化的另一关键——平台为商家配备的AI生意管家,已从昔日的“辅助角色”,进化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经营伙伴”,从而实现了对精准流量的高效承接。
以往的商家后台工具,主要提供数据罗列,决策与执行仍需商家亲力亲为。今年双11,淘宝对生意管家进行全面升级,推出“1个AI店长 + 6个AI员工”的Agent组合模式,显著提升AI的经营能力。
AI店长“大促小助理”是组合核心,能精准把握双11各阶段节奏,提供实时、个性化的指导。预热期,它识别流量缺口,提醒优化标题、补充素材;开卖后,实时监控销售数据,诊断库存、转化率等问题并给出方案;还能预警用户流失风险,及时推荐挽回策略。
而六位AI员工则分别聚焦数据分析、营销投放、素材生成、库存管理、客户洞察与售后优化等场景,形成专业支持矩阵。例如,数据分析AI能自动整合平台流量、店铺经营与行业趋势数据,生成直观报表,让商家轻松掌握经营状况。
数据显示,今年双11,“生意管家”已为500万商家提供全新AI辅助,并为商家生成500万条大促经营策略。商家无需投入大量人力整理数据、制定策略,AI即可完成多数基础工作,平均节省30%工作量;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更让整体经营效率提升1.5倍,不少中小商家借此从“陪跑”转向“领跑”。
一位杭州家居用品商家负责人反馈:“往年双11,团队熬夜盯数据仍常错失良机。今年AI实时提示流量变化与投放效果,自动生成优化方案,我们只需确认执行,过去想都不敢想。”
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经营伙伴”,AI生意管家已成为天猫双11商家增长的关键引擎。它不仅破解了经营效率低、决策成本高的难题,更以低成本赋能中小商家专业经营能力,助其在大促中站稳脚跟。
由此可见,AI生意管家已成为商家在大促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伙伴。
03
直面消费者的“前台王牌销售”店小蜜
在流量分发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商家如何承接这些精准流量成为关键。
再精妙的后台策略,最终价值都需要在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中实现。 如果说AI生意管家是商家的“后台军师”,那么智能客服店小蜜5.0就是直面消费者的“前台王牌销售”,它将后台的策略与洞察,转化为前台一句句懂用户、促成交的贴心对答。
消费者咨询老板电器客服后,自动回应并促进下单
在天猫双11期间,消费者咨询量往往呈几何级数增长,传统人工客服难以应对海量咨询,常常出现回复延迟、解答不专业等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更可能导致潜在订单流失。而对于商家来说,大量招聘临时客服会大幅增加经营成本,且培训周期短、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形成 “成本与体验” 的两难抉择。
作为行业首个Agent原生智能客服产品,店小蜜5.0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问题解答,而是深度融入消费者购物的全流程,在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提供主动、专业、个性化的服务,成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
双11期间的服务数据彰显了店小蜜5.0的实力:在开售关键两周内,店小蜜已累积接待服务消费者2亿人次,自动解决了全链路选购推荐、商品对比、物流追踪、售后咨询等大量问题。对于商家而言,这意味着90%以上的常规咨询无需人工介入就能得到妥善处理,极大缓解了人工客服的压力,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平均咨询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问题解决率提升30%,购物体验得到显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店小蜜5.0的服务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成交转化的过程。通过专业的商品介绍、个性化的推荐、贴心的售后保障,它能够有效打消消费者的购买顾虑,推动潜在客户转化为实际买家。有商家反馈,双11期间,通过店小蜜推荐达成的成交占比达到了总销量的25%,智能客服已经成为店铺重要的销售渠道。
04
AI提效的飞轮效应——从经营到体验的完整闭环
天猫双11的AI布局并非孤立环节的简单叠加,而是构成了一个相互赋能、持续增长的飞轮效应,形成了从流量分发、消费体验到商家经营的完整闭环。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AI驱动各环节效率提升,最终实现消费者、商家与平台的三方共赢。
在消费者端,6款AI导购产品全面落地,构建起全场景的智能购物生态。“AI万能搜”与“猜你喜欢”实现精准推荐;“AI帮我挑”通过多轮对话,帮助用户解决选择难题;“拍立淘”升级为多模态搜索,支持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并提供同款比价与同类推荐;搜索栏基于口碑自动生成“品类清单”,实时答疑;而“AI试穿”让用户一键体验穿搭效果;“AI清单”则根据偏好主动推荐囤货或复购商品,方便组合选购。
这些工具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模糊的购物意图转化为精准的商品推荐,使平台流量转化为更具潜力的“高意向流量”,也帮助消费者更轻松地找到合适的商品。
当消费者进入店铺后,AI生意管家与店小蜜5.0无缝承接,推动高效转化——前者优化库存、营销与经营策略,后者提供实时专业的咨询,消除购买顾虑。
成交并非服务的终点,店小蜜5.0持续跟进物流状态,及时同步发货、运输与签收进度;AI还能自动处理退换货与常见售后问题,确保购物无忧。良好的体验不仅提升复购意愿,也鼓励用户更频繁地使用AI导购,进而为平台带来更精准的流量,助力商家获得更多成交机会。
对商家而言,这一闭环带来了可持续的增长动力。AI工具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人效,让商家能更专注于产品与品质;精准的流量分发则让优质商品获得更多曝光,形成“好产品+准流量+高效率”的良性循环。
这场从底层商品理解到前台销售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升级,标志着电商行业已进入“AI提效”的新纪元。天猫双11所展现的,是一个由AI驱动的、自我优化的飞轮:更懂人的货,带来更高效的场;更满意的体验,反哺更精准的决策。
这不仅仅是一次大促的胜利,更是一个未来的起点。当AI这个“智能引擎”持续运转,电商将不再仅仅是交易的场域,而是一个能精准预测、理解并满足每个个体需求的智能商业体。从“流量”到“留量”,从“工具”到“伙伴”,从“交易”到“共赢”。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