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设高大尚平谷 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平谷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记者提问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北京市召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请介绍下近年来平谷区在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效果?
平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高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平谷区立足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高大尚平谷建设,以争做高大尚平谷人、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为目标,扎实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北京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贡献平谷力量。
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人居环境的温度,让城市可感可及。
自2021年来,我们自我加压、主动攻坚,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区模拟创建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打造绿色低碳、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推动文明创建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活体验。连续三年开展春季全域环境整治,累计整改环境问题16.8万个,“堆物堆料”“乱设摊”等顽疾动态清零,创新“微网格”管理、“下交群评”机制,16个乡镇全部入选首都文明村镇,拥有全国文明村镇8个、全国文明单位15个,平谷城乡文明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整体提升。
二是涵养社会风气的温度,让城市崇德向善。
2025年年初,平谷区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大会,动员46万平谷人共同为城市“融暖、筑暖、守暖、传暖”,争做高大上平谷人。我们以思想引领党风政风,严格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十个有没有、十个比一比,大力发扬自信自强、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精神,带动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扛起建设高大上平谷的使命,抓紧干、有效干、务实干、一起干。我们以榜样带动行风社风,连续 8 年评选平谷榜样,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孝老爱心、敬业奉献等榜样 300 名,在全市率先成立平谷榜样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榜样建功新时代六进活动,荣获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我们以文明引导乡风民风,打造凡人微光温暖平谷品牌,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刘家店镇“诚信村 厚德果 幸福人”、黄松峪乡“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风”等基层案例获市级认可,文明乡风落地生根。
三是充盈精神家园的温度,让城市丰盈多彩。
我们以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供给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技术赋能、政策助力,构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龄可享的精神文化服务体系。组织163家机关及社会组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联盟”,打造“1中心+18所+324站+N成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信息化赋能,2025年3月开发推广“平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微信小程序,打造文明实践“掌上阵地”。小程序上线以来,发布活动1.2万余场,参与群众近30万人次,平谷文明实践活动覆盖率14%,即全区每百人有14人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我们制定《平谷区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政策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平谷文化事业。
四是筑牢民生保障的温度,让城市和谐幸福。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25年大力推进“温暖平谷”十大工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传递城市温暖,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其中加装电梯便民工程,老旧小区已投入使用38部,签约56部;互助养老暖心工程,建立志愿服务近900支队伍,覆盖17个涉农乡镇5000余名居家老人;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新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平谷学校、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平谷校区、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全面开工;基层医疗保障工程,平谷乡镇卫生中心与北京友谊医院实现远程会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下一步,平谷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抓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契机,推进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建设有温度的城市,全力打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平谷样板。
来源:高大尚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