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证券:算力板块依然处于业绩兑现阶段 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智通财经
11/12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算力板块依然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以及相对较为适中的估值水平,依然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芯片电感等。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将有望带动整体品类的讨论度,并可能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新的思考,进一步活化市场需求。同时今年推出的新型可穿戴设备也有望推动市场复苏。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市场下沉,AR眼镜厂商正在推动AR眼镜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随着AI+AR技术的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电子行业周表现平稳,个股表现分化显著。

电子行业当周(2025/11/3-2025/11/7)整体下挫0.26%。其中,SW其他电子Ⅱ板块表现较好上涨2.79%,SW元件板块亦表现稳健上涨1.23%。其余主要子板块均出现回调,其中权重最大的SW半导体板块下跌1.11%,对行业指数拖累最为明显;同时,SW电子化学品II与SW消费电子板块分别下跌0.93%和0.59%。涨幅前三个股表现强势,其中京泉华(002885.SZ)以48.41%涨幅位居榜首,可川科技(603052.SH)和中富电路(300814.SZ)紧随其后,涨幅分别达34.75%和29.41%。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半导体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其中,半导体板块实现营收4,793.78亿元,同比增长11.49%,归母净利润413.53亿元,同比增长52.98%;2025Q3实现营收1,610.10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79.31亿元,同比增长60.6%。

从细分领域看,芯片设计板块维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存储板受AI算力需求驱动,HBM、DDR5等高端产品需求旺盛;SoC板块虽因短期因素承压,但AI终端应用的长期需求依然看好;模拟芯片则围绕低功耗技术与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迎来新机遇。

展望2026年,行业将迎来“价格周期”与“产品迭代周期”的共振,资本开支有望加速增长。中长期看,在AI浪潮和自主可控战略驱动下,国产替代仍是核心主线。

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晶圆制造(如中芯国际)的先进产能需求;二是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在扩产周期中的订单机会;三是算力与存储国产化带来的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激化的风险,技术迭代和产品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瓶颈的风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