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汪晨云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徐航) 8月7日上午,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岩瑞镇太平村的王梓茜,准时来到位于常山县球川镇的四省边际青少年宫上学。当天是四省边际青少年宫跨省暑托班开课的第四天,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王梓茜将与其他103名来自浙赣两省的小朋友在青少年宫共同度过。
球川镇与岩瑞镇交界,两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今年,球川镇投资60余万元,对镇里原第二中心幼儿园进行了改造提升,建成四省边际青少年宫,服务辐射球川、岩瑞两镇的21个村(社)。
暑托班面向两镇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招生。听闻招生信息,王梓茜的父母早早地为她报了名。“爸爸妈妈在青少年宫附近的一家厂里上班,我在这里上学,离得很近。” 王梓茜说。
四省边际青少年宫在选址上经过了多番考虑,既要方便球川镇的孩子,也要方便岩瑞镇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最后选在了两镇折中地段。“青少年宫选址在这里,21个村(社)的孩子上学最远车程只需10分钟。”青少年宫教师团队负责人程颖慧介绍,在报名的孩子中,江西的孩子有12名,每人300元托管费中包含了中餐和保险费用。
青少年宫按低年级和高年级,将所有学生分为两个班。王梓茜今年12岁,被分在了高年级班。
走进高年级班,志愿教师胡敏正在给孩子们上“走近人工智能”课程。胡敏就读于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控制工程专业,她将自己学到的前沿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整个课堂妙趣横生。
程颖慧说,本期暑托班配备了14名教师,设置了音乐、书画、科技、体育等八大类课程,对低年级学生更注重设置启发类课程,高年级学生则增加了时间管理、科学技术等应用型课程。为了让浙赣两地孩子加深对彼此地域文化的了解,青少年宫还开设边际饮食文化、方言探索、祠堂故事会等趣味课程,真正让跨越省际的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