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文 | 《中国金融》记者 韩明书
红瓦映碧海,潮声漫栈桥。青岛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欣喜的是青岛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产业发展中交出来靓丽的答卷。作为推动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公司充分发挥贴近实体经济的优势,强化核心功能、创新产品服务,在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约管理、助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明媚的七月,记者跟随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赴青岛对该地财务公司服务企业集团、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为进行了调研。
贴近实业优势,助力民生电器行业转型升级
从单门冰箱到可用于医用冷链的全自动超低温冰箱,从家电产业到智慧能源、半导体等多元化产业布局,海信集团不断发力,构建起产业集群。在海信集团的展厅内,记者感受到了海信集团从家电企业向高科技企业的跃升。一直以来海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财务公司)紧跟政策步伐,深入贯彻监管要求,服务集团发展战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集团智慧转型。
“我们充分发挥资金归集平台、资金结算平台、资金监控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四项功能,为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提高集团资金统配能力和整体效益。”海信财务公司总经理吴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海信财务公司依托集团产业场景,在投融资方面,通过专业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满足成员单位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为12家制造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组织项目申报和审核,确保贷款快速投放。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搭建高效的资金归集平台,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调配与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保障集团资金安全。在风控层面,利用产业数据构建信用评估模型,通过分析订单数据了解企业交易真实性和规模,依据回款数据评估企业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弥补传统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精准地控制风险。
从2022年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到2024年的《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财务公司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同为优秀家电制造集团下属的财务公司——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尔财务公司),在坚守特色化功能定位、服务集团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海尔集团从单一的家电企业转变为智慧家庭方案解决商,并逐步转型为生态型企业提供助力。

“从过往经历看,我们充分发挥‘产业中最懂金融、金融中更懂产业’的价值定位,一直争做行业先行先试的先锋,包括行业首批加入ECDS系统、行业首家接入CIPS标准收发器、行业首家接入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行业首家接入ELGS电子保函平台等,这些既以业务为驱动,也是海尔人积极创新文化与价值观的体现。”海尔财务公司总经理尚慎子告诉记者。
在票据业务方面,2009年海尔财务公司开出了由其承兑的对海尔外部客户支付的首张电子承兑汇票,同年海尔财务公司获得首批直连ECDS系统的资格,为集团成员单位开办票据及现汇等各类支付结算业务。在“CIPS+SWIFT”双渠道跨境清算方面,2021年海尔财务公司成为行业第一家接入CIPS标准收发器的财务公司,搭建起人民币境内、境外双向跨境支付的渠道能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在电子保函方面,2025年海尔财务公司正式接入ELGS电子保函平台,成为全国首家获批接入该平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加快成员单位的资金周转速度,有效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在外汇业务方面,海尔财务公司为集团成员企业办理结售汇、跨境清算等国际业务,有效降低对外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国家外汇管理政策、中国外汇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在风险管理方面,2022年海尔财务公司自建了风控决策引擎和风控中台,风控能力实现数智化升级,上线了全线上化的、秒批秒贷的信用类融资产品“融e贷”,既保障了敏感数据没有离开集团,又服务于小微企业,进一步拉动了集团产业的销售。
坚持服务集团,助力智慧港口领航全球
巨轮旁,自动化双小车岸桥轻巧吊起集装箱掠过海面,精准投放到指定点位;堆场里,自动化轨道吊按设定线路迅速将集装箱运往堆存区。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下简称青岛自动化码头)上,没有喧嚣的人声鼎沸,有的是机器低鸣伴海浪轻拍,一番钢铁与智能共舞的磅礴交响。

“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今年5月青岛自动化码头以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62.62自然箱/小时的优异成绩,打破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这已经是我们第十三次刷新此世界纪录。”山东港口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财务公司)总经理王伟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作为全球自动化码头的“领航者”,青岛自动化码头在软件系统、硬件设备、流程优化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彰显了中国港口科技的硬核实力。
青岛自动化码头项目的研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指出财务公司应当坚守主责主业,紧密围绕企业集团主业提供金融服务。在推进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山东港口财务公司始终坚持“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功能定位,为青岛自动化码头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与优质服务,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港口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领域。
“青岛自动化码头前期建设投入大,因为国内没有建设先例,当时多家外部银行不看好项目前景,贷款价格高、授信时间长。”王伟强回忆道。
了解到项目的需求后,山东港口财务公司率先组织业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多次现场调研项目建设情况。经过多轮审慎评估,于2014年9月22日成功发放首笔用于新前湾迪拜环球码头工程项目的项目贷款,较外部银行提前1个月完成项目授信,优先保障了传统码头升级项目资金到位。据了解,目前山东港口财务公司已为青岛自动化码头项目授信超20亿元。
除青岛自动化码头项目外,山东港口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统一的资金平台,不断提升跨区域资金统筹与差异化服务能力,服务范围从单一港口扩展至全省多区域,服务成员单位超450家,并结出累累硕果。“为了高效管理集团资金,我们协助集团仅用8个月就建成司库系统,与25家企业实现银企直连,‘一点接入、全球可视’成为现实;为配合集团出海战略,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协助集团于2024年5月在香港揭牌建成境外财资中心;为提升工作效率,我们上线‘港小酷’智能客服,落地业务、统计、风险等领域12项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为解决生产经营中特定场景融资需求分散、服务效率不足的痛点,我们创新研发‘港链e融’场景化信贷体系,首创场景化分层服务模式,聚焦物流周转等特色场景,形成特色产品体系。”王伟强补充道。
从智能家电生产线,到智慧建筑实验室,再到亿吨大港装卸作业,无不镌刻着财务公司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使命在肩,行者无疆。未来,财务公司将继续在助力实体经济中奋楫前行,为当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