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北京7月25日 - 中国最大几家电商平台之间的"即时零售"价格战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对于官方的批评声竟然罕见地置之不顾,表明即时零售对于电商的未来而言,几乎到了事关生死的地步。
即时零售最快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配送,电商平台在该领域的过度竞争可能会招致政府的愤怒,政府不介意开罚单,而且也担心激进的降价可能加剧通缩压力,让已经受美国关税和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打击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最近几个月,阿里巴巴 9988.HK 、京东9618.HK 和美团承诺拿出共计近 2,000 亿元人民币(合 280 亿美元)补贴一小时外送服务,比方说,顾客如果下单点一杯饮料,有可能免单。
一位知情人士说,由于竞争策略过于极端,三家公司上周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二度约谈,要求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理性参与竞争"。
"这确实是一场发生在现在的战争,但更多是关系到未来五到10年。(这些平台相信,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公司还有没有未来,"Tech Buzz China 的技术分析师 Ed Sander 说。
他说,采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仓库技术,可大大提高即时零售的利润,甚至会蚕食传统的电子商务。
即时零售和随之而来的价格战比比皆是,比如阿里巴巴发放60分钟送达的早餐闪购红包,美团的茶饮几乎成了"零元购"。在京东最低点11元外卖便可使用10元红包。
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恶性竞争**
中国政府通常会严管其认为不利于市场健康合理发展的行为,对此鲜有异议。
新华社周三发表一篇社论,明确指出"零元购"的负面影响。
"表面看,平台企业搞'价格战'是在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但其本质则是用补贴催生一个不存在的‘泡沫市场’,"社论写道,"说白了,'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5.3%。然而,6月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的增长从5月的6.4%放缓至4.8%,昭示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此外,澳新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UK)$料下降0.1%,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下降3%,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通缩。
"价格战从来不符合企业的利益。消费者当然会受益,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它会导致)价格预期不断下降,"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Bala Ramasamy说。
"中国竞争的激烈程度已变得不切实际,有时甚至有害。为了更宏观的利益,政府已有必要干预,"他说。
**价格战有其吸引力**
不同于监管部门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关注,该行业的价格战部分源于产能过剩。一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在周五会议上监管部门提出的问题之一是零元购订单未消费造成食品浪费。由于无权向媒体讲话,该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一切都表明,他们(监管部门)对此很不满意,肯定是不满意许多科技公司通过发放折扣来烧钱,而这些折扣并不会产生长期效果。
自新冠疫情以来消费者支出放缓,电商一直难以取得增长,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一番争夺,这种吸引力难以忽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数据显示,即时零售业的增长速度约为传统电子商务的2.5倍,预计到2030年销售额将超过2万亿元。
虽然消费者也许可以享受低价,但商家却在社交媒体上大吐苦水,抱怨价格战几乎消灭了利润空间,餐饮业者也哀叹利润丰厚的到店消费在直线下滑。
"从监管角度看,当局一般是乐见竞争的,他们最反对的是垄断,"餐饮数据研究机构餐宝典创始人、餐饮行业分析师汪洪栋说。"因此,外卖大战完全停止不太可能...(不过)他们很可能会解决一些眼下的紧迫问题,比如对堂食的影响。"(完)
(编审 郑茵)
((yin.zheng@thomsonreuters.com; 010-56692086;))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