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果汁第一股”,要退市了?

市场资讯
昨天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好生意还是坏生意

  作者 | 吕敬之

  来源 | #融中财经

  “北交所果汁第一股”,被处分了。

  近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披露了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针对田野股份此前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对该公司及其董事长、财务负责人通报批评,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这家曾靠新茶饮迅速起量的“果汁第一股”,如今被交易所警告。处罚背后,也揭示了茶饮供应商在茶饮自建供应链的趋势下的窘境,新茶饮巨头集体“去中间商”。当田野股份赖以生存的订单被昔日客户反向吞噬,处分书不只是监管警钟,更是供应链权力更迭的判决书——谁掌握枝头到杯口,谁就握住了生杀大权。

  退市风波

  “北交所果汁第一股”田野股份,正处于风口浪尖。

  北京证券交易所披露了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针对田野股份此前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对该公司及其董事长、财务负责人通报批评,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回顾这次处分的缘由,可以追溯到2月27日,田野股份在业绩快报中披露202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3407.73万元,归母净利润为2858.51万元。但在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报及业绩快报修正公告时,其2024年利润总额被调整至1420.52万元,较修正前下降约58%,归母净利润调整至965.47万元,较修正前下降约66%。修正后,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从同比-14.36%大幅下降至-71.07%。

  这些被大幅修正的财务数据,也暴露了田野股份存在的财务问题和内控缺陷。相关审计报告显示,田野股份存在大量未收合同货款、虚增采购金额、过往会计差错未更正等异常情形,经事务所审计后最终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而这也直接把田野股份推到了退市的风口浪尖。

  田野股份也发布内部控制整改进展暨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该公告提示,如果连续两年,亦即如果2025年度再出现上述情形,北交所将对田野股份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在前不久的业绩说明会上,面对关于近年来公司为何出现利润下降的问题,田野股份是这样给出说明的:“近年来,公司下游预包装果汁饮料需求增长乏力,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新茶饮行业增速放缓,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公司遭遇个别客户流失、客户价格敏感度提高等困难,生产经营压力较大,毛利率有所下降。”

  这点可以从田野股份的数据中窥见一二,2024年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51.02%,而这一数字在2022年、2023年中期、2023年时分别为75.53%、76.46%、73.69%,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且2022年财报之后,原本在营收中占比4.79%的沪上阿姨从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

  此外,近年来新茶饮企业热衷于自建供应链,包括喜茶、古茗霸王茶姬、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等,以及田野股份客户名单上的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大客户。

  被新茶饮捧出来的IPO

  田野股份的成功上市,借的是新茶饮的东风

  田野股份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热带果蔬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原料果汁、速冻果块、鲜果等。其中,原料果汁产品包括浓缩果汁、NFC、调配果汁等多种形态和规格,比如冷冻芒果原浆、冷冻西番莲原浆、冷冻菠萝蜜原浆、冷冻水蜜桃原浆、冷冻草莓原浆、冷冻黄桃原浆等。

  说起田野股份,很多人并不眼熟,但是说出公司服务的客户——奈雪的茶、茶百道、农夫山、可口可乐,大家就都非常熟悉了。

  据公开数据报道,2021年,奈雪的茶和茶百道旗下企业已超过农夫山泉,成为田野股份前两大客户。凭借着这一业务变化,田野股份当年实现营收4.59亿元,同比上涨72.5%,归母净利润6517.76万元,同比大涨210.3%,成为近5年来盈利表现最好的一年。

  可以说,田野股份能成功上市,有一半得“归功”于新茶饮赛道的爆发。

  2019年,田野股份的大客户还是广东南丰行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农夫山泉、鲜活果汁、可口可乐和Coco奶茶这几个传统的饮料巨头,到了2021年,新茶饮开始崛起,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和沪上阿姨开始反超传统饮品成了田野股份的大客户。

  而从产品品类来看,2019年到2021年,田野股份主要用于新茶饮的原料果汁品类销售收入和占比也有显著提升,从2019年的1.28亿元、营收占比44.13%,增长到了4.15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0.52%。

  新式茶饮行业更成为了田野股份的业绩增长动力。2019年至2021年,田野股份新式茶饮客户的占比从4.2%直线上升至61.82%。

  之所以在2021年前后,新茶饮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路从北上广深炸到县城街边,原因可以归结为“四股力量”在同一时间点发生共振——第一股是当年消费升级的势能。90后、95后成为主力消费人群,他们口袋里有钱、愿意为“更好喝、更好看、更健康”付溢价。传统奶茶用奶精、茶粉,新茶饮换成了鲜奶、原叶茶、鲜切水果,客单价顺势抬到15-30元,却恰好落在“轻奢但不心疼”的心理区间。

  第二股是社交媒体的裂变。微博、抖音、小红书把“高颜值饮品+排队打卡”变成了流量密码——一杯芝芝莓莓不仅能解渴,还能出片;只要设计一个限定杯套或联名纸袋,就能让门店秒变网红景点,低成本撬动亿级曝光。

  第三股是资本与供应链的红利。2021年新茶饮行业公开融资32起、金额超140亿元。与此同时,全国冷链车数量、冷库容量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让鲜果、鲜奶、芝士等易腐原料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地到达三四线城市,为爆发式开店提供了基础设施。

  第四股是下沉市场的空白。直播电商的崛起把三四线原有街边夫妻店“洗”掉一批,空出黄金铺面;外卖平台又把线上流量集中到新茶饮品牌手中。

  “社交裂变、情绪价值、营销模式,新茶饮的兴起是因为精准踩中了Z世代消费者所有的点。”消费行业专家琳琳(化名)总结道,Z世代是互联网时代培育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每天接收海量信息,其实奶茶这个东西早就已经不是新模式了,但是新茶饮在原有的奶茶赛道上做了升级,这个升级不只是围绕产品,更多是围绕营销,赋予奶茶更多情绪属性和社交属性。比如说,一些奶茶店做IP联名周边,一些专门做“吨吨茶”用超级大的包装吸引注意,或者反其道行之,用Mini包装吸引注意。在发朋友圈非常流行的Z世代消费者中,利用猎奇心理让消费者自行进行社交传播,实现品牌的裂变。

  也正是乘着新式茶饮火爆之东风,田野集团才搭上了快车,业绩一路狂奔,也成功完成上市。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田野股份也有意于加深其与头部新式茶饮品牌的捆绑关系。

  新茶饮的供应链之变

  当年成功把田野股份“捧”上市的新茶饮赛道在过去四年也在不断“内卷”。

  如果把时间拨回2021年的盛夏,几乎每一个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都能看到年轻人手捧一杯印着“多肉葡萄”或“芝士莓莓”的塑料杯,在烈日下排队半小时只为打卡一张带有门店霓虹的照片;那一年,新茶饮赛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资本狂欢、门店疯长、热搜不断。

  然而短短四年,风向彻底扭转,喜茶、奈雪、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们不再满足于“推新品、换包装”的流量游戏,而是集体把目光投向了上游——产地、工厂、设备、冷链、实验室,甚至自建一条从枝头到杯口的完整链路。

  新茶饮们开始亲自去广西包下香水柠檬园,去云南签下草莓基地,在海南投建急冻果浆工厂,把曾经由田野股份这样的传统原料商承包的环节一点点收回来。这种看似“逆分工”的举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价格战、同质化、食品安全、资本叙事四重压力下的必然:当一杯鲜果茶从25元卷到9块9,再砍营销、再关低效店,都不如直接砍掉中间商来得立竿见影;当油柑黄皮芭乐三天就被同行复制,只有把核心原料做成技术黑箱才能延长爆品生命;当“烂芒果”“过期椰乳”的舆情随时可能爆发,只有把农残检测、杀菌、急冻、冷链、门店效期全部接入区块链溯源,才能在十分钟内定位批次、平息危机。

  当门店扩张见顶,资本市场需要新的故事。

  自有供应链的富余产能摇身一变成为向中小品牌输出代工、配方、物流的第二增长曲线。于是,田野股份们突然发现自己从“甲方爸爸”变成了“同台竞争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活下去,供应链企业必须完成一次从“成本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险跳跃。

  技术纵深是第一步,不能再卖简单分切的果块,而要投资液氮急冻、高压杀菌、低温真空浓缩设备,把草莓、芒果做成零添加、常温六个月的NFC原浆,解决品牌方“鲜果季缺货”的痛点;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开发减糖不减甜的赤藓糖醇复配果酱、含膳食纤维的椰乳基底,帮助品牌打出健康牌;在广西、海南自建示范农场,用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使香水柠檬的果皮精油含量提升20%,形成可量化的风味标准,进而申请品种权、专利壁垒。

  服务纵深是第二步,把传统大批量速冻线改造成小批次多品种的柔性产线,48小时内可切换草莓、芒果、黄皮等不同SKU,满足品牌方“月月有新品”的节奏;为每个客户建立数字孪生工厂模型,实时同步原料库存、生产排期、冷链温度、门店消耗速度,提前预警缺货或滞销;把溯源二维码做成故事入口,消费者扫码即可看到原料农场、采摘日期、糖酸比检测报告,田野股份与品牌方共享流量,提升溢价。

  边界外扩是第三步,用新茶饮的富余产能切入零食、咖啡、烘焙赛道,推出10g冻干果粒、100ml NFC果汁shot、0脂肪椰乳奶盖等便利店SKU,对冲大客户订单波动;把果酱、晶球、奶盖做成茶饮DIY套装,卖给独立咖啡馆、烘焙店甚至家庭用户,打开长尾市场;利用海南、广西的区位优势和RCEP关税红利,向越南、泰国品牌输出中国成熟配方与产能,复制十年前的“中国奶茶供应链红利”。

  当新茶饮品牌用自建供应链把“成本、口味、安全、故事”四大痛点逐一拆解,留给传统供应商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关闭。“田野股份们”若继续停留在低毛利、高周转、大客户依赖的旧范式,终将被品牌方自有工厂、跨界巨头甚至海外竞争者挤出赛道。

  唯有把技术纵深、服务纵深、边界外扩三条路径同时跑通,才能把危机转化为跳板,在新茶饮的下一轮竞争中。

  从被动供应商升级为不可或缺的价值伙伴,这才是避免退市风波、穿越周期的唯一答案。田野股份的故事是在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消费升级下一个典型的商业故事,始于新茶饮的兴起,也受困于新茶饮的升级。这家“北交所果汁第一股”是否能够把自己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故事仍值得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韦子蓉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