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在印度赢得两场“开门红”。不仅他的卫星宽带企业“星链”(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子公司)扫除在印度开启商业运营的最后监管障碍,特斯拉也在孟买开设了首家“体验中心”。
评论指出,近期马斯克与印度的关系非常有趣,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闹掰后,其全球战略发生了更广泛的转变。外界好奇,这位世界首富进军印度,真能开花结果吗?
新的增长道路
特斯拉和“星链”最近在印度取得的成就,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特斯拉用了9年时间才“开进”印度,“星链”则花了3年集齐一堆许可证。
观察人士指出,马斯克对印度市场的关注大约有10年之久,但大部分时间里,他与印度的关系主要出现在头条新闻上。在印度的各项保护措施面前,马斯克的雄心曾一次次碰壁。
例如,特斯拉早在2021年就表现出对印度的浓厚兴趣,但在进口关税谈判陷入僵局后,特斯拉搁置了这一计划。“星链”则于2021年开始接受预订,但在监管法律迫使该公司退还订金后,业务不得不暂停。此外,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公司X正在起诉印度政府,称其滥用法律屏蔽平台上的内容。这一切,都让马斯克与印度总理莫迪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
去年5月,马斯克取消印度之行转而赶赴中国,一度让印度感到失落和无语。不过今年2月,马斯克和莫迪最终还是在华盛顿举行了“非常愉快”的会面。
外界认为,最近印度为马斯克提供了一条新的增长道路,有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马斯克的印度业务取得实质进展,正值他与特朗普就“大而美”法案闹掰之际。尽管两件事是否有直接联系有待商榷,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马斯克正在以国际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摆脱美国国内的政治纠缠。
第二,马斯克和印度方面也有相互走近的需求。对马斯克而言,特斯拉业绩下滑,在传统的核心市场遇到挑战,而印度汽车市场是当前全球增长潜力最为突出的新兴市场之一。在卫星互联网服务方面,印度也提供了庞大的潜在客户。
对莫迪来说,印度希望引入美国先进企业,推动制造业升级与本土化,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提升太空技术能力。印度政府已提出,到2030年全国新售车辆中电动车占比要达到30%,这为特斯拉带来商机。
缓慢的构建过程
在多重风波中动荡的马斯克商业帝国,能否在印度找到更加稳定的未来?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挑战依然不小。
先看电动车业务。印度对价格4万美元及以下的进口汽车征收70%关税,对4万美元以上的则征收100%关税。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全球最受欢迎的车型Model Y在印度的售价高达近700万卢比(约合7.9万美元)。而印度最畅销汽车的价格,通常只是这个数字的一小部分。
充电问题也是一项挑战。在印度这个两轮车、三轮车主导电动座驾市场的国家,绝大多数人用家里的标准插座充电。印度没有像中国或美国那样庞大的公共快充系统。
有观察人士猜测,特斯拉在印度的市场策略侧重于打造零售基础设施,而非在本地建厂生产,这凸显出其对印度市场的谨慎态度。也有业内人士称,特斯拉进军印度市场,真正目的不是销量,而是奔着市场信息去的,希望通过收集客户反馈来优化策略,拓展全球布局,毕竟印度拥有约2亿中产阶级的庞大消费群。
再看互联网业务。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宽带高级分析师古普塔说,“星链”的挑战有三:其一,需建设地面基础设施,并从政府获得频谱。其二,须遵守印度的数据本地化规定。其三,需思考在哪里推广这项技术。
古普塔认为,卫星互联网并不便宜,通常每月花费超过100美元,这比大多数印度消费者为互联网支付的费用要高得多。农村可能缺乏足够消费者基础,业务重点可考虑聚焦“半城市地区”,那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展远程工作。
评论认为,马斯克急需一个安全的新市场,所以将商业触角伸向印度。但目前其业务在当地仍处于缓慢的构建过程,绝非百米冲刺。接下来几个月将会证明,他和印度的关系究竟是一段持久友谊的开始,还是一段复杂纠结的新篇章。本报综合消息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