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明确各级别智驾责任主体

路透中文
07-23
中国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明确各级别智驾责任主体

路透北京7月23日 - 中国正着力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科技部周三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明确各级别汽车驾驶自动化相应的伦理规范要求;而公安部官员稍早亦详解智能驾驶系统监管。

中国科技部网站发布该指引,称旨在指导驾驶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规范开展,防范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

指引称,驾驶自动化由低到高分成0级至5级,分别为应急辅助、部分驾驶辅助、组合驾驶辅助、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

先进驾驶辅助阶段是指2级及以下的驾驶自动化,责任主体通常是人类驾驶员。

有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包括3级和4级驾驶自动化,自动驾驶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当自动驾驶系统作为自动驾驶责任主体时,应当能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向相关自然人主体或法人主体(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者、自动驾驶系统生产商、自动驾驶汽车权利人、自动驾驶系统用户)清晰追责。

无限制阶段的自动驾驶为5级的驾驶自动化,除非特殊情况下有用户主动介入操作,否则无限制阶段自动驾驶的责任主体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主。

指引提出,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既要尽最大可能保证用户及参与者的生命安全;与驾驶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算法、模型等内容应当被清晰记录、随时可查。

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应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隐私保护机制,严格遵循知情同意、最小必要、去标识化等原则。

指引并称,在发布重大研究成果时,相关主体应坚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避免片面夸大、隐匿风险,不得编造、传播与驾驶自动化系统实际功能和效果不相符的虚假信息。

此外,在研发、生产、推广等过程中,相关主体应向社会公众明确告知并清晰阐释驾驶自动化产品的功能分级、使用条件、使用方式等注意事项,及时澄清和纠正可能导致公众对驾驶自动化技术产生误解的误导性信息。

今年2月,比亚迪002594.SZ1211.HK将高阶智驾技术全面下放至全系车型,宣布开启“全民智驾”、“智驾平权”时代。随后车企纷纷跟进,智驾技术加速普及和应用。

而在一辆小米1810.HK汽车3月发生的致命事故后,中国监管机构收紧了对自动驾驶功能的宣传和推广。

就智能驾驶系统监管,中国公安部官员周三稍早表示,将加强车企管理,配合工信部等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杜绝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非理性竞争现象,上周三的国常会会议表示,要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等增强竞争力。(完)

(发稿 宿泱韫; 审校 吴云凌)

((jenny.su@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102;))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