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落地高管闪电辞任,广济药业连亏困局待解

蓝鲸财经
07-24

文|九州商业观察

7月21日,广济药业(000952)一纸公告揭开人事震荡:副总经理胡明峰因“工作岗位调动”辞任,但仍留任公司。此时距离他收到湖北证监局80万元罚单,仅过去19天。

这场辞职的时间点耐人寻味。7月2日,湖北证监局对广济药业开出310万元罚单,直指其2022年连续三季财报造假——子公司济康医药将本应“净额法”确认的经销收入,强行切换成虚胖的“总额法”,致使公司三份定期报告累计虚增营收超1.38亿元。时任董事长阮澍、财务总监胡明峰作为直接责任人各领80万元罚单。

财务魔术的代价

调查显示,2022年1月至9月,济康医药在部分经销业务中扮演的实为“中介”角色,却将自己包装成“货主”。这种会计手法魔术,让广济药业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营收分别虚增25.49%、26.68%、20.49%。直至2023年4月,公司才发布差错更正公告揭盖。

“总额法与净额法的核心区别在于企业对商品控制权的认定。”一位资深审计人士解释,“当企业仅是撮合交易时采用总额法,相当于给营收‘注水’。”此次处罚虽未触及退市红线,但揭开了公司内控的伤疤——胡明峰当时身兼财务总监与济康医药董事长双职,却未能识破如此基础的会计错配。

亏损泥潭中的挣扎

比财务造假更严峻的是经营困局。这家拥有56年历史的老牌药企,正深陷连续亏损漩涡:2023年净亏1.4亿元,同比下滑496%;2024年亏损扩大至2.95亿元 ;2025年一季度续亏3626万元;最新预告显示,上半年预亏6700万至8350万元 。

公司将困境归咎于维生素B族产品价格持续探底、济宁公司被迫减产。尽管通过精简部门、裁减生产人员实现“减亏”,但二级市场并不买账。截至7月2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92元,市值仅剩24.21亿元,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断腕求生的资产腾挪

为回血聚焦主业,广济药业近期悄然完成一笔资产剥离。7月9日,旗下湖北广济医药科技公司(现更名长江瑞益医药)90%股权以4478.56万元转让给湖北科创投,彻底退出控股股东行列。从2024年9月预挂牌到工商变更完成,这场“瘦身手术”历时10个月。

当被问及如何挽回投资者信任时,公司证券部回应称“已加强子公司内控及会计准则学习”,并强调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盘活存量资产寻求减亏。然而市场疑虑未消——主力资金7月7日净流入752万元的操作,更像是一场小心翼翼的试探。

刮骨之后,能否疗毒?

耐人寻味的是,在罚单公告后的首个交易日(7月3日),公司股价反而大涨3.61%。有投资者在股吧留言:“该罚的罚了,该辞的辞了,利空出尽?”但更多声音质疑:留任的胡明峰将转任何职?连续三年亏损会否触发退市风险?

“从地产财务总监到药企高管,胡明峰的跨界本就存在专业适配性质疑。”一位湖北私募人士指出,“此次涉事子公司正是其曾掌舵的济康医药,却暴露出如此低级的会计漏洞,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迫在眉睫。”

眼下广济药业站在关键路口:一边是行业周期筑底的维生素市场,一边是投资者修复信任的漫漫长路。当罚单落地、高管换血、资产剥离相继完成,这家曾以维生素B2产量称霸全球的老字号,能否在阵痛后真正重生?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