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PO日报国际金融报
7月11日以来,证监会新增披露,江苏高凯精密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凯精密”)、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达电子”)、北京前景无忧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前景无忧”)、中山百灵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灵生物”)、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树科技”)、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瀚博半导体”)、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视睿达”)、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运股份”)等8家公司进行了IPO(首次公开发行)辅导备案。
IPO日报注意到,高凯精密曾于2021年12月终止科创板上市申请,时隔四年再次辅导;北京奥运会信息网络安全服务商永达电子谋求上市;前景无忧业绩提升连续且迅速;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作为百灵生物股东之一,引领参与百灵生物A轮融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向好,宇树科技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AMD前高管联手创立的国产GPU芯片独角兽瀚博半导体,六年内企业估值达100亿元,快手、阿里巴巴、真格基金众多知名巨头参股;英视睿达控股股东靠一致行动人协议控股;天运股份近几年营收增长提速,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
IPO再来
高凯精密于2025年7月11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高凯精密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7496.3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压电驱动精密流体控制核心部件及整机设备的研发与制造的企业,高凯精密的业务范围涵盖了电喷射阀、智能点胶机器人系统、精密螺杆泵等,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等领域。
高凯精密控股股东是公司法人、董事长刘建芳,直接持有39.3%的股权,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公司43.1%股权。
此前,高凯精密于2021年6月申请上市获科创板受理,彼时该公司拟募资4.09亿元,拟投入精密流体控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历经四轮审核问询回复后,该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在2021年12月终止。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0年,高凯精密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782.37万元、1.24亿元、1.77亿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93%和42.9%;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1.91万元、4296.95万元、6491.66万元,2019年和2020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8.08%和51.08%。
网安商来了
永达电子于2025年7月11日向深圳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五矿证券。
永达电子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为6409.99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永达电子的业务范围涵盖网络安全系统规划、风险评估与运维服务,客户覆盖政府、金融、能源等领域,合作品牌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因特尔、IBM、深圳地铁等。
永达电子是国内最早倡导智能信息安全管理理念,并进行大规模实践的安全保障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信息网络安全服务商。此外,永达电子在先进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电子政务智能服务、健康保障智能医疗方面基于先进计算的案例应用量位于全国前列。
永达电子的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戚建淮,控制公司15.64%的股权,此外,由成都大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5.3%,四川国经扬华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98%,成都宏达未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7.07%。
公开资料显示,永达电子拥有359项商标、345项专利及267项软件著作权,参与招投标项目超250次,涉及铁路、通信等行业,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25亿元。
“前景无忧”
前景无忧已于7月15日向北京证监局正式提交IPO辅导备案申请,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
前景无忧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10800万元,是一家专注于在电力行业配用电领域提供智能物联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前景无忧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销售电子产品等。
该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已获得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先后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前景无忧控股股东是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景治军,直接持有32.34%的股权,通过德清健阳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公司22.22%股份,可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为54.56%。
此前,前景无忧于2023年9月启动A股IPO辅导,2025年2月28日披露了公开转让说明书,公司新三板挂牌材料被正式受理,2025年5月20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景无忧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17亿元、5.82亿元和7.02亿元。其中2023年和2024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3.55%和20.54%;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008.99万元、9274.72万元和1.2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9.14%、85.16%、30.36%,业绩明显提升。
基石资本入股
百灵生物已于7月15日向广东证监局正式提交IPO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
百灵生物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7065万元,是一家专注于胆汁酸原料药生产的企业,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按照国际认可的GLP、GCP、GMP和GSP标准建设的综合性健康产业园区,百灵生物的业务范围涵盖创新药物、西药原料、中西药制剂、保健品、健康食品、医疗器械、医药包装材料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主导经营产品是熊去氧胆酸原料,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三位。
百灵生物的控股股东为中山市朗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朗晨生物”),直接持股比例为67.49%,张和平持有朗晨生物43.70%的股份,并担任百灵生物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百灵生物的另一名股东张维,作为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创业投资人10强”等殊荣。2004年4月百灵生物进行了A轮融资,基石资本参与。
机器人龙头
7月18日,宇树科技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36401.79万元,是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民用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机器人感知等综合领域具有领先性。
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股权。
此前,宇树科技已完成C轮融资7亿元,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2025年6月,中国移动、吉利汽车、腾讯、蚂蚁集团、阿里巴巴等知名机构参投,2025年7月,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参投。
截至2022年7月,宇树科技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授权专利150余项,是国家高新技术认证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宇树科技的营业总收入为6094.59万元,2023年的营业总收入为1.75亿元,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2025年6月26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宣布,该公司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
芯片独角兽
2025年7月18日,瀚博半导体向上海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瀚博半导体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为54348.68万元,是一家高端GPU(图形处理器)芯片提供商,为人工智能核心算力和图形渲染、内容生成、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提供全栈式芯片解决方案,该公司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IP以及两代GPU芯片,提供适用于通用AI计算和图形渲染的GPU产品。
瀚博半导体拥有500人以上的资深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其中,瀚博半导体创始人兼CEO钱军曾带领AMD团队研发并量产业界首款7nm GPU;创始人兼CTO张磊曾任AMD Fellow(AMD院士)。
股权方面,钱军(直接持有并通过KJQLP间接持有)与张磊(通过VASTAI Holding Company间接持有)以及通过17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42.15%的表决权,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并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另外,公司不存在直接持股30%以上的单独股东主体,无控股股东。
瀚博半导体在成立后6年内完成了6轮融资,融资总额超25亿元,其投资方包括快手、阿里巴巴、经纬中国、招商局资本、真格基金、耀途资本、基石资本、天狼星资本等知名机构。2024年4月,瀚博半导体企业以100亿元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头部GPU或AI芯片企业均已陆续启动A股IPO,此前,多家国产GPU企业已陆续向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其中包括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拟募集资金分别为80亿元和39.04亿元。
股权集中
英视睿达于7月22日向北京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辅导机构是中金公司。
英视睿达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6188.24万元,专注于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在大气环境、水环境、综合生态等领域的精细化监管解决方案中实现商业化应用。
英视睿达曾于2022年6月30日申报科创板IPO并获受理,计划募资9.79亿元。其中,大数据创新应用拓展建设项目投资4.47亿元,大数据SaaS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75亿元,卫星遥感数据平台(一期)建设项目投资1.54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2亿元。公司于2022年10月31日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
目前,尹文君直接持有公司24.83%股份,同时担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英视博慧和英视博创执行事务合伙人,英视博慧和英视博创分别持有公司13.29%和8.86%股份。此外,2018年6月,张研、廖炳瑜与尹文君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书》,约定各方作为一致行动人,在行使提案权、表决权等股东权利时,应先内部协商形成一致意见后进行股东表决,若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则无条件以尹文君的意见作为最终形成的意见。因此,尹文君合计控制公司65.74%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英视睿达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1.99亿元、3.18亿元、4.5亿元;净利分别为1486万元、5301.5万元、7109.56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180.76万元、4620.68万元、6192.3万元。
净利与营收不同步
2025年7月22日,安徽证监局受理公司天运股份(代码:832684)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公司进入辅导阶段,辅导机构为中银证券。
天运股份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为1.21亿元,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天窗、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品(汽车内饰件、空调件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作为国内汽车行业主要的天窗供应商之一,服务于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知名整车厂商,向其提供轻量化、网络化、平台化、健康化的智能天窗产品解决方案。
截至辅导报告出具之日,天运股份控股股东是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潘建新,持股比例为54.35%。
此前,天运股份曾于2023年8月8日与开源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到了2025年7月15日,鉴于公司上市计划调整,公司与开源证券签署终止辅导协议,开源证券于2025年7月15日向证监会安徽监管局报送了终止辅导备案的申请材料,安徽证监局于2025年7月17确认公司终止辅导。
天运股份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8亿元、3.34亿元和5.0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0%、8.29%和50.07%,增速提升;净利润分别为4576.11万元、2355.85万元和5193.04万元,同比增长率134.29%、-48.52%和120.43%,波动幅度较大。2023年净利润下滑与营收增长相悖,2024年净利润回升迅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