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继九源基因、派格生物等国内药企后,又一家手握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的创新药企递表港交所。
近日,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诺医药”)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这是该公司继2024年底后第二次冲刺港股上市。作为一家专注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银诺医药的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已于今年2月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
财务状况显示,银诺医药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目前,公司尚未形成销售收入,而公司在研发上孤注一掷,其余在研管线基本还处于临床前阶段。国内GLP-1赛道的竞争已从蓝海市场走向红海市场,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搏出一片天地?
蹊跷的是,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银诺医药递表前夕,部分投资者选择转让股权,且转让价格较增资价格打了约6折。临近IPO,股东为何会折价卖股?
尚未商业化2年亏损9.08亿
据了解,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公司,公司核心产品是针对GLP-1R靶点的依苏帕格鲁肽α,一款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T2D、超重和其他代谢性疾病。
在国内,银诺医药为行业所知是因为其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于2025年1月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于2025年2月开始商业化。公司称,这是首款在中国获批的国产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公司也是亚洲第一家及全球第三家商业化原研人源长效 GLP-1受体激动剂的公司。
然而,银诺医药自成立至2024年末,尚未产生过任何销售营收。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银诺医药分别亏损7.33亿元、1.75亿元,2年累计亏损达9.08亿元。而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实现了少量其他收入,分别为1684.9万元和2005.5万元,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息及投资收益、政府补助、汇兑收益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家典型的创新药企业,银诺医药的亏损主要来自高昂的研发投入。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高达4.92亿元、1.03亿元。其中,仅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的研发支出就分别达到3.76亿元、9810万元,占同期总开支的比例分别为76.4%和95.7%。对于2024年研发开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银诺医药解释称,是依苏帕格鲁肽α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3年完成,相关成本减少。
如此高额的亏损,让银诺医药在资金链上如履薄冰,公司行政开支也不得不一减再减,2023年其行政开支为2.56亿元,到2024年缩减至8446万元,降幅达到67%,其中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年的2.39亿元下滑81.57%至2024年的4401.3万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银诺医药持有现金类资产约5.27亿元。但进入2025年后,随着核心产品上市推进,公司支出加快,截至今年4月底现金类资产降至4.4亿元,四个月内净流出约8000万元,显示出其商业化初期已开始消耗大量运营资金。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诺医药靠削减研发与行政开支缩窄亏损确实在短期见效,但本质上依然缺乏商业化收入支撑。创新药企若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人才团队做支撑,那么即使IPO,也难以实现真正的成长。
GLP-1内卷加剧存隐忧
从研发管线来看,银诺医药主要围绕GLP-1靶点开发其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这单一管线。相比之下,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YN014,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YN401等一众在研品种,目前均处于IND准备阶段,直到2026年才提交IND申请。
因此,不难看出,银诺医药对单一产品依赖明显,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商业化成绩均系于依苏帕格鲁肽α一款药物。
从市场角度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庞大且不断增长,已由2018年的1.26亿人增加至2023年的1.4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7%。但2023年,中国仅有1.3%的糖尿病患者接受GLP-1疗法。
低渗透率凸显了GLP-1药物的市场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计中国GLP-1糖尿病药物市场将从2023年的91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454亿元。而治疗肥胖或超重的药物市场将从2023年的3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247亿元。
GLP-1药物增长前景虽然美好,但其是否能够实打实地转化为银诺医药的业绩增量,恐怕还存有不确定因素。
目前,依苏帕格鲁肽α最大的看点还是在火爆的减重市场上,但实际已有不少国内外药企嗅到了GLP-1药物的商机,争相进军减重市场。除了诺和诺德和、礼来等头部玩家外,仅在国内便有杭州九源基因、正大天晴、重庆宸安生物、丽珠集团、惠升生物、山东新时代药业、杭州中美华东、北京诺博特生物等众多企业已进行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药上市的申请。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诺医药仍需积极争取将核心产品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若未能成功纳入,可能会阻碍其在医院销售渠道的扩张、限制患者可及性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目前来看,银诺医药商业化能力面临大考,并且在持续亏损之下,公司长期依赖外部融资补血。成立至今,银诺医药共进行了四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15.14亿元。KIP、博远资本、中金资本、广州产投、三只Cowin基金等数十家投资机构先后进场。2024年1月,银诺医药完成B+轮融资,估值升至46.5亿元,较2020年11月Pre-A轮融资估值大增598.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银诺医药递表前夕,部分IPO前投资者选择折价转让手中持有的公司股权。招股书显示,上海诺临、洪泰投资于2024年7月将其持有的银诺医药156.44万股、551.62万股股份转让给苏州龙遨,股权转让价格为6.92元/股,显著低于2024年1月增资价格的11.06元/股,相当于打了约6折。
此次,银诺医药IPO募资拟主要用于商业化运营及生产建设。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尚无营收记录的企业,银诺医药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及营销能力将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责编:ZB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