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懂经济
1.99亿H股,5.23亿港元,民生银行迎来大股东重磅增持!
6月30日,香港立业通过场外交易斥资5.23亿港元吃进入民生银行1.99亿股H股。此次增持后,旗下子公司深圳立业集团(下称“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升至4.945%,距离5%的举牌线仅差0.055个百分点,一举跃升为民生银行第四大股东。
这个增持时机耐人寻味,恰逢民生银行处于历史性转折点。纠缠多年的原大股东泛海集团离场,与此同时,长城资产等新锐力量相继入场,而民生银行自身,也正处在战略转型关键时期。
此刻,立业集团带着真金白银持续加码,是否意味着资本对民生银行的未来投下了关键的信任票?
立业集团精准布局民生银行
深圳立业集团对民生银行的布局,可谓是步步为营。
时间拉回到2023年9月,立业集团首次跻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以3.37%的持股位列第七;随后,通过持续增持,至2024年3月,其持股比例已提升至4.49%,排名跃升至第四位。最新的这次动作,立业集团斥资5.23亿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达到4.945%,剑指举牌红线。
市场目光灼灼,聚焦于立业集团的下一步动向。一旦跨越举牌线,是否意味着其将谋求更大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这种预期并非空穴来风。
一个重要的信号是,立业集团实控人、华林证券董事长林立,已被股东大会选举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末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这清晰地预示着,立业集团的角色正从财务投资者向积极参与银行治理的战略伙伴转变。
这位深圳前首富掌控的立业集团,本身是横跨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与金融的综合产业巨头,不仅是微众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也曾是中国平安的前十大股东。这样一位深谙金融之道的资本方,在民生银行深度转型之际选择重仓加码,无疑基于对其长期价值的深度研判。
民生银行股东大换血
旧势力退场,新玩家入场
民生银行的股东格局正经历显著重构,一个时代宣告终结。
2023年三季度,泛海集团以4.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东。在2024年度的股东大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表示,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提供的股东名册,泛海控股集团已经不是民生银行的股东。
这为困扰银行多年的历史股权问题彻底画上句号,使银行得以轻装上阵。
旧势力退场,新玩家早就摩拳擦掌了。新希望系动作迅猛,2024年12月,新希望集团通过旗下南方希望实业、新希望六和投资、新希望化工等平台在二级市场连续增持,最终成功举牌民生银行,持股比例达5.27%,跃居第二大股东。
另一股新势力是长城资产,其持股比例突破3%后,提名现任副总裁郑海阳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这家AMC巨头的入场,有望在不良资产处置、特殊机遇投资等领域为民生银行注入专业能力。
一个显著趋势是,民生银行前三大股东间的持股差距正在缩小,股权结构趋于分散化。这种股权均衡态势可能促使董事会决策更趋市场化,对公司治理构成潜在利好。
资本用脚投票
民生银行转型成效几何?
新老股东选择以真金白银押注民生银行,背后有其逻辑。
一方面,是难以忽视的估值吸引力,立业集团以每股2.62港元的价格进行场外增持,被市场视为“价值洼地”的信号;另一方面,以新希望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与以长城资产为代表的专业AMC机构同步入局,本身构成了一种市场共识,反映了对银行转型前景的认可。
看看民生银行这几年的转型动作,就知道资本不是瞎投的。
以前民生银行踩过不少坑,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这些高收益高风险业务,现在转向搞基础业务、做零售金融,聚焦“做客户的主银行”。管理思路也变了,民生银行强调资本约束,不再盲目扩张,狠抓负债成本,并同步推进审批考核机制改革。
最直观的体现是2025年第一季度,民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其净息差为1.41%,同比上升3个基点,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产生积极效果。
在风险化解方面,2021年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尤其是泛海和东方集团的贷款,截至2024年末贷款余额分别为184.84亿元和76.4亿元,黄红日表示,“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存量违约贷款,抵押率较为充足,随着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相关资产回收或有所提高。近三年新准入客户的不良生成率仅为0.43%,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现在民生银行把零售当成 “重头戏”,活期存款占比涨到30%,年日均增幅17%,高净值客户增量今年直接超过2024年全年,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同比涨30%以上。
资本嗅觉最为敏锐。立业集团逼近举牌线,本质上是押注民生银行 “转型能见底”。长城资产专业AMC入场,给风险处置上了道保险。泛海彻底退出,让民生银行能轻装上阵。
从行业角度看,民生银行的例子其实是中小银行的缩影,其通过引入多元化战略资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坚定推进业务转型与风险出清的做法,或可为同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秦艺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