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云知声智能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号:09678.HK,发行价定为每股205港元(区间上限),募集资金约3.20亿港元。
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首批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公司之一,其业务包括基于云知大脑的PaaS和SaaS平台服务、智慧物联和智慧医疗业务等,其中智慧生活与智慧医疗是其商业化的核心落地场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云知声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按收入计)。2024年,云知声收入同比增长29.1%至9.39亿元,其中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市场第三,医疗AI解决方案位列第四。
云知声创始人兼CEO黄伟表示,从语音交互到认知智能,云知声使命一直是用AGI(通用人工智能)创建互联、直觉的世界,未来将以香港为支点实现AGI产品全球化布局。
前瞻性布局筑基 自研山海大模型高光出道
自成立之初,云知声便专注于日常生活及医疗领域的对话式AI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云知声已经构建起了涵盖大模型技术、多模态交互技术、AI芯片、领域知识图谱等在内的全栈式AI硬核技术体系。
2023年5月,云知声推出了自研的山海大模型。该模型具有生成式多语言及多模态功能,通过动态推理及跨模态数据处理实现人机交互,是一个拥有600亿参数的大型语言模型。
在2024年6月的MedBench评测中,山海大模型医疗行业版(UniGPT-Med)以综合得分82.2的成绩刷新了MedBench评测纪录,力压GPT-4排名全球第一。
在2024年SuperCLUE半年度报告中,山海大模型与360gpt2-pro、字节跳动豆包、月之暗面Kimi、百川智能Baichuan4并列国内大模型第四。在理科能力方面,山海大模型以76分的高分紧随GPT-4o、GPT-4-Turbo-0409之后,与Oppo旗下的AndesGPT,以及阿里的通义大模型Qwen2-72B版本并列排名国内第一,文科能力以75分的成绩并列国内第二。
图:SuperCLUE 2024年上半年评测基准榜单:理科得分
云知声的表现并非偶然,早在2016年云知声就战略性布局了Atlas AI智算集群,针对大语言模型训练优化存储与带宽资源,成为技术落地的“算力引擎”,这一布局比ChatGPT上线造了6年。Atlas AI智算集群目前已实现数千个GPU的高效动态调度。2018年云知声推出的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作为云知大脑的初始核心算法模型,为后续一系列AI解决方案在广泛垂直行业的落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得益于上述积累,2023年亮相的山海大模型一经问世就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海量的数据积累,并很快成为云知大脑新的核心算法模型。
云知大脑是结合多模态感知与生成、知识图谱、物联平台等智能组件构建的技术中台。它借助山海大模型的能力实现多场景应用,为云知声的智慧物联、智慧医疗、智慧座舱、智慧交通等业务提供高效的产品化支撑。
智慧生活+智慧医疗双轮驱动
依托于云知大脑的平台服务,云知声的业务涵盖了智慧物联、智慧医疗及智慧交通等,其中智慧医疗和智慧生活是云知声的商业化落地的主要场景。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服务于卫健委、医保局、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患者等多类用户,产品矩阵包含了智能病历质控系统、单病种质控系统、语音电子病历系统等行业解决方案。智慧生活方向则涵盖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向往云居”、智能酒店解决方案“智尚云馆”、智能车载大模型以及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等,可以覆盖医政医管、临床诊疗、医保管理、患者服务等多个医疗业务环节。
据悉,云知声已经与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深度合作,通过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可以通过口述转写,可以快速录入病历系统,大大节省手动输入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减轻医生工作强度。
在完成病历系统录入后,智能病历质控系统借助山海大模型,能够精准理解病历内容,智能识别书写错误与缺陷,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目前基于认知智能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已覆盖166家医疗机构,API月调用量峰值突破10亿次,AI芯片年出货量三年增长近2倍。
智慧生活领域,云知声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家居、智慧酒店、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校园、智慧文旅和智慧交通,据悉云知声还在积极探索智能教育、智能零售等新的应用场景。
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客户数量从373家增长至411家。据《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云知声占国内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模块市场份额约35%。公
事实上这两个领域存在非常大的协同空间,健康管理是以疾病为中心,以生活为半径的一个体系,智慧医疗产生的数据可以指导患者在生活中实现健康管理,生活场景下的数据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情况。
云知声以语音技术起家,智慧医疗是其能发挥技术优势的切入场景,智慧生活则在未来存在巨大的扩展空间和商业机会,云知声的生活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2%提升至39%,已成为第二大营收来源。
机遇挑战并存 大模型格局高频变奏
得益于先发优势和差异化定位,云知声在大厂林立和新人辈出的AI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22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18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3.7%。随着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17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6.7%。
在这一赛道中,云知声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按收入计)。2024年,云知声收入同比增长29.1%至9.39亿元,其中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市场第三,医疗AI解决方案位列第四。
招股书数据显示,云知声2024年营收达9.3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毛利率稳定维持在约40%水平。同时公司亏损不断收窄,经调整净亏损率也已由2022年的30.5%降至2024年的17.9%,呈现逐年优化趋势。
而云知声的挑战,来自高昂的投入和变数不断的市场竞争。
在前文提到的MedBench最新榜单中,阿里旗下的蚂蚁医疗大模型、京东旗下的京医千询,以及腾讯旗下的混元医疗大模型等已经后来居上,成为了医疗综合得分榜的有力竞争者,其中蚂蚁医疗大模型的综合得分高达97.5分,京医千询和INF-Med得分也均已超过90分,竞争的激烈程度跟2024年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以GPT4为对手已经没有意义。
白热化的竞争背后是持续的技术投入,对每家大模型公司来说,自身造血能力是决胜的关键因素。
不过大模型的竞争节奏太快,一时的成败都不足以说明问题,相对于依赖集团资源支持的大模型业务,自身商业模式相对清晰的云知声,在业务的自由度,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持上仍存在较大优势。
云知声表示,上市后云知声一方面将持续升级Atlas AI智算基础设施,深度优化山海大模型在金融、教育等多行业的垂直适配能力,另一方面,将加快在海外市场的战略拓展,赋能全球范围的智能化转型,让中国AI技术在更多国际市场落地。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