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风投机构 Breed Capital 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比特币正进入新一轮演化阶段 —企业级采用(Corporate Adoption)。
截至2025年5月,全球已有 199家机构合计持有超过301万枚BTC,按市值计算相当于 3150亿美元。这波潮流背后,隐藏着一套新的估值逻辑与市场竞赛:MNAV 模型(净资产倍数)。
以比特币作为资产负债表主资产的公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股或金融公司,而是被市场视为“比特币控股企业”,其估值由所持比特币价值与市场信心共同决定。
以行业龙头 Strategy(前身为 MicroStrategy)为例:
这意味着,投资人愿意为 Strategy 股票支付比比特币本身高出 70% 的溢价,核心在于其团队能通过资本操作持续增加“每股持币量”。
根据 Breed 研究,若要维持 MNAV 溢价,公司必须精通以下三种资本策略:
Strategy 是这套模式的发明者与执行力最强的案例,公司已连续执行该策略超过4年,稳坐行业第一。
Breed 报告指出,2024年以来已有 超过40家公司宣布采用 BTC 财政策略,合计融资数百亿美元。其中包括:
这些企业涵盖多个国家与产业,展示 BTC 财政模式的多样性与全球扩张趋势。
Breed 警告,这种模式的最大风险来自 “熊市+高杠杆+债务到期” 的三重打击。Strategy 曾在 2022–23 年的熊市中挺过 80% 的价格回撤与融资枯竭,而许多新兴公司可能没有这个韧性。
尤其是新公司往往融资条件更苛刻,杠杆更高,若 MNAV 下滑、债券到期无法再融资,企业将被迫抛售 BTC,可能引发连锁踩踏。虽然大部分公司以股权融资为主,系统性风险有限,但个别重债企业或成为引爆点
这场“企业持币潮”正向其他公链资产蔓延。例如:
这显示“加密财政模式”正成为 Web3 企业扩张的关键模式。
Breed 认为,最终只有少数公司能够长期维持 MNAV 溢价。他们的共同特征包括:
这场竞赛不只是币价游戏,而是一次商业模型与资本效率的较量。
那些从比特币转向像囤币企业股票的投资者,或许该重新思考多一个新选择,因为比特币生态系正开始解决其最大短板:可扩展性。
交易缓慢、高昂手续费、功能有限的程式设计能力,一直让比特币难以与 Ethereum 或 Solana 网路竞争——但这一切即将改变。
这场转变的起点正是 Bitcoin Hyper($HYPER):这是首个为比特币打造的即时 Layer 2 区块链,将 Solana 等级的交易速度与智慧合约功能,直接引入比特币生态。
由 Solana 虚拟机(SVM) 驱动,并透过去中心化的 Canonical 跨链桥作为核心连接,Bitcoin Hyper 支援快速、低成本且高度可组合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同时保持以比特币作为底层安全性保障。
在第三周预售期间,项目已筹集近 170 万美元,投资者热情高涨,部分原因可能来自其提供高达 466% 年化报酬率(APY) 的质押奖励,专门回馈早期参与者。
你可以透过 X 和 Telegram 追踪 Bitcoin Hyper 的最新动态,或直接前往官方网站参与预售。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