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资本市场那些事儿)
周三,美股表现稳健,标普500指数变化不大,再度逼近其历史高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则下跌0.3%。
此前一日,随着市场押注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停火协议有望持续,油价大幅回落,标普500单日上涨逾1%。油价连续两日暴跌,成为市场反弹的重要推力,其中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周二重挫。
中概股方面,Direxion三倍做多每日中概股ETF(YINN)下跌0.36%,iShares MSCI中国ETF(MCHI)下跌0.07%,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下跌0.60%。不过外资巨头近期密集发声,看多中国资产投资价值。
瑞银近期发布报告显示,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正从低配转向中性,甚至超配。该机构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认为,中国股票相对具有吸引力。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最近指出,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议,预计沪深300目标点位为4600点,MSCI China目标点位为84点,隐含约10%的上行空间。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6月初在研报中指出:"全球投资者在中国股票上的仓位严重偏低,未来6-12个月,香港市场和中概股ADR将成为资金流入的主战场。"
中国资产受到外资追捧,主因还是较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成长性。
高盛报告指出,尽管短期存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但中概股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达7.8%,显著高于美股科技巨头的4.2%,预计2025年外资增配中国科技资产规模或突破1200亿美元。
汇丰资产管理近期研报中提到:"中国股市的利润增长水平已与美国相当,但估值仅为美股的一半"。
// 市场反弹背后的推动力:地缘风险缓解与油价下行 //
本周市场反弹的一个关键推动因素,是原油价格的连续下跌。在投资者押注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停火协议可能得以维持的背景下,WTI原油期货周二暴跌6%。油价回落缓解了通胀压力,推动资金回流股市,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板块表现尤为强劲。
地缘风险方面,投资者一度对中东局势高度警惕,但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伊朗达成“脆弱”停火协议,市场信心得到短暂提振。尽管停火协议初期曾遭遇小规模非致命火箭攻击,但截至目前整体局势趋于稳定。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虽然全球范围内的宏观变量依旧复杂,包括通胀回升风险、消费者信心波动以及全球货币政策方向未明,但这些因素尚未对美股构成持续性的打击。
Virtus Investment Partners高管Joe Terranova表示:“市场继续向上推进。我用‘韧性’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的市场,我会不断重复使用这个词,因为这是我见过最具韧性的市场之一。”
过去几个月,美股多次在地缘冲突、通胀疑虑和政策不确定性中经历回调,但始终迅速反弹,创下新高或重回高位,显示出市场对潜在风险的强大消化能力。
科技板块作为近年推动大盘上涨的核心力量,依然保持活跃。与此同时,部分周期性行业受益于成本回落(如原油)以及经济数据的阶段性复苏,亦对指数构成支撑。
// 投资者关注点转向经济数据与美联储动态 //
展望未来,市场的短期焦点将转向即将公布的美国新屋销售数据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国会听证会发言。投资者希望通过这些信号进一步判断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方向。
在此前的证词中,鲍威尔强调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定,需进一步评估关税和全球市场变化对价格结构的影响。市场普遍预计,在通胀尚未明显回落之前,美联储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水平。
不过,市场当前似乎更愿意聚焦企业盈利能力与经济的“软着陆”前景,而非对加息或滞胀的恐慌。这种情绪转变正是推动股市屡次回升的关键逻辑之一。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