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细胞“通用钥匙”发现

市场资讯
06-2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25日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该中心曾木圣、钟茜教授团队发现了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颠覆了“EB病毒感染B细胞与上皮细胞受体截然不同”的传统认知,为理解EB病毒感染机制和新型EB病毒高效疫苗靶标确认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近日刊发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据介绍,EB病毒是一种γ-疱疹病毒,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与多种疾病相关。科学家虽然早就发现了EB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的关键受体,但EB病毒如何感染上皮细胞仍一直是个谜团。

传统观点认为,EB病毒利用截然不同的受体感染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研究团队利用早期建立的EB病毒高效感染鼻咽上皮细胞模型进行筛选,首次发现R9AP蛋白质分子在EB病毒进入此两类细胞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犹如找到了一把‘通用钥匙’,它可打开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门,让EB病毒进入。”钟茜说,他们发现通过基因沉默或敲除技术把R9AP这把“钥匙”藏起来,或者用R9AP衍生肽或抗R9AP单抗把“锁”或“钥匙”挡住,均能显著抑制EB病毒感染。如果产生过多的R9AP,则会促进EB病毒感染。

“基于新发现,我们已基本完成EB病毒疫苗的靶标设计,有望最快于明年年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曾木圣表示,希望能够研发出针对EB病毒的通用型疫苗,使健康人群通过接种疫苗就能够预防病毒感染,从而预防鼻咽癌等多种与该病毒相关的疾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