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亏损82亿元,曹操出行赴港上市能否逆袭?

市场资讯
06/19

(转自:中时财经)

作者:沈   阳

编辑:张丽敏

制图:乔寒云

617日,曹操出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正式启动招股。公告显示,曹操出行计划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发售股份为441.79万股,国际发售股份为3976.07万股,每股发售价为41.94港元。

此前,曹操出行曾于20244月、202410月、2025430日三次向港交所递表,610日,曹操出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其公告称,曹操出行计划于6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02643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证券(香港)为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01 曹操出行已连亏四年

曹操出行招股书显示,其收入组成为出行服务、车辆租赁、车辆销售以及其他服务。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和146.57亿元。

而其收入主要来自出行服务,尤其是网约车。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出行服务的收入分别为74.67亿元、103亿元和135.67亿元,近三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7.9%96.6%92.6%

不过,曹操出行已经连续四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其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2021年,其净亏损为30.07亿元,近四年累计亏损超82亿元。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了曹操出行亏损的原因:“一是高运营成本,曹操出行采用B2C模式,车辆购置、维护以及司机收入及补贴等成本较高,极大地压缩了利润空间。此外,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滴滴出行等竞争对手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曹操出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市场拓展和用户补贴,增加了营销成本。”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由2022年的80亿元增加26.1%2023年的101亿元,主要是由于出行服务的司机收入及补贴由2022年的63亿元增加29.6%2023年的81亿元;2024年的销售成本又进一步增加至135亿元,同比增加33.7%,解释原因还是在司机收入及补贴增加了32.1%107亿元。

对此,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分析称,当前,网约车的市场份额开始稳定,强者恒强,以滴滴为主的网约车格局已经形成,曹操出行没有在规模上挑战头部网约车平台的能力,在差异化上又没有突破,突破困境有难度。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GTV计算,曹操出行是网约车市场的第二大参与者,市场占有率为5.4%。不过,滴滴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0.4%,是曹操出行的13倍。

02 订单高度依赖聚众平台?

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订单量分别为3.83亿单、4.48亿单、5.98亿单,平均客单价分别为23.2元、27.3元、28.3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三年间,曹操出行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量占比分别达到了51.4%74.1%85.7%。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分别占其GTV49.9%73.2%85.4%。以2024年为例,与曹操出行合作的三大聚合平台分别贡献了其GTV42.5%11.8%10.4%

根据聚合平台促成用户流量的合作模式来说,曹操出行要向其支付佣金,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曹操出行向聚合平台支付的佣金分别占该等平台所促成的GTV7.3%7.5%7.2%

目前来说,聚合平台包括了地图导航类应用程序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类应用程序,如高德、美团腾讯出行及百度地图等,将用户流量整合及引导至出行服务提供商。当前,这些聚合平台在引导用户流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网约车行业总订单的31.0%促成自聚合平台。

只是,曹操出行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量占比已经达到了85.7%,显然已经远高于行业水平,华西证券研报也指出,曹操出行面临高度依赖聚合平台的风险。

宋向清分析称,这一现状可能会使曹操出行的议价能力受限,从而引发经营和盈利风险。若聚合平台收取更高佣金,将不可避免影响其经营布局,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此外,若与聚合平台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动或中断,曹操出行可服务的订单数量可能会大幅减少,导致业务规模萎缩,影响其营收和市场份额,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冲击。

就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了曹操出行方面,对方表示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03 押注自动驾驶寻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交通运输部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中国的出行市场规模从2022年增长8.9%2023年的7.5万亿元,2024年增长至8.0万亿元。预计中国的出行市场将由2025年的8.6万亿元增加至2029年的10.6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4%

可以说,网约车行业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市场关键竞争点逐渐从增量竞争转移到存量竞争。并且,自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称,网约车市场运力趋于饱和,部分网约车平台因订单少导致车辆闲置,公开提醒从业者慎入该领域。

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盘和林建议称,曹操出行还是要打出差异化,比如跨城顺风车、无人驾驶出租车等。

“曹操出行未来要实现增长,可选择的途径首要就是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持续投入研发,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如优化智能调度系统、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等,以技术优势提升竞争力,推动业务增长。”宋向清谈道。

实际上,在招股书中,曹操出行也表示,长远而言,自动驾驶预期将推动中国共享出行市场的结构化转型。为实现业务增长,曹操出行也在投资自动驾驶技术以把握未来市场机遇。此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7.0%(或约292.1百万港元)将在未来三年内用于提升技术及投资自动驾驶。

当前,共享出行行业政策监管愈发严格,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宋向清建议称,曹操出行首先要加强司机管理、车辆管理和服务质量监控,确保平台运营的合法合规性。在这一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以服务赢得口碑和市场份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