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如何驶向深海?

虎嗅APP
04-18

题图|视觉中国

寻找新大陆,“悄然”成为了很多中国企业2025年的共识。

其中少部分是因为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刚开始计划去海外寻找新增长曲线和增长的公司;更多的是已经出过海的公司,但它们之前出海拓展的市场潜力已经无几,亟待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但无论是哪种公司,一个根本性的挑战摆在了它们面前——当下中国企业的“出海”,不能简单因为某个海外市场存在红利而启动,因为这种短期红利顶多只是“临时避风港”。

这种极为狭隘的短期主义,显然无法支撑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与之相比,更合理的做法其实就在台面:企业真正将自身的“全球化”作为终极目标,不仅要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场,更要积极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区域的市场吃懂、吃透。

走向“深海”,真正“深耕”全球

前不久,知名商业管理杂志《哈佛商业评论》在一篇文章中明确点出:2025 年的中国企业出海,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扩张,而是一场关于认知、战略和价值的全方位竞争。

为了更容易理解,文中还专门举了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过去的出海目的地类似于“浅海”,而当下真正有价值的其实是“深海”。

其中“浅海”的代表,就是东南亚。作为中国的近邻,东南亚地理接近、文化相似、交通便利、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甚至还有互补的产业结构。较低的门槛,一度让东南亚成为了许多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站,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回报。

但回顾很多中国企业在这一波东南亚出海浪潮中的轨迹,你能很清晰地发现,它们的目标并不是推进自身“全球化”,而是奔着特定区域、特定国家的“显性红利”而去。这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建立应对和策略的扩张方式,在现实中的确有收获,但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政策。

多个东南亚国家近几年因为政治、经济、商贸等多重原因,导致自身经济快速下滑,就间接影响到了之前出海的中国企业。

企业过度依赖任何单一国家、单一区域,终究会有机会遇上自己的“滑铁卢”。唯一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出海进一步深化,让企业驶向全球化的“深海”。

例如同时兼顾中东、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潜力市场,打造真正的全球多区域布局。

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很多企业其实都非常无奈,一来出海相当复杂,搞定一个特定市场往往就是几年的持续投入,更遑论多个全球市场齐头并进;二来如果出海目标定高了,野心大了,反而有可能每一个都做不好开拓和运营。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中国企业亟需外部的专业助力。

技术领先,如何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云服务市场报告》中,将亚马逊云科技放在了增长最快、创新最快的“领导者梯队”。

这份报告,明确体现出了亚马逊云科技在支撑中国企业出海方面的出色成绩,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亚马逊云科技自身在全球化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深厚积累。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行业集群总经理沈涛在“2025亚马逊云科技出海大会”的主题演讲中,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过去的十年,亚马逊云科技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和全球化的企业,借助自身全球稳定和全面的基础设施的布局,借助自身广泛而深入的云的产品和服务,借助自身在各行各业的洞察、经验和最佳业务实践,借助自身全球丰富的合作伙伴体系,借助自身安全合规的理念以及亚马逊整个集团,成为了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出海的最佳选择。”

为了持续服务好中国企业客户,亚马逊云科技也在本次大会上提出了全新的“三横一纵”战略:

第一“横”:覆盖全球、稳定高可用的基础设施及领先的云和生成式AI服务;

第二“横”:亚马逊云科技专业的安全合规理念和技术能力;

第三“横”:助力企业打造出海“朋友圈”,加速全球业务拓展的全球资源及合作伙伴网络;

一“纵”:聚焦行业赋能,打造“行业解决方案资产库”。

具体到技术创新上,亚马逊云科技就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浪潮中的表现就十分抢眼。

就拿此前全球出圈的DeepSeek-R1来说,亚马逊云科技就是全球首个将其作为完全托管服务推出的云服务提供商。让企业的实际部署过程更加灵活、整体性能更强大,同时成本还能够轻松控制。

除了DeepSeek-R1之外,Amazon Bedrock还集合了包括亚马逊自研和其他全球顶尖AI大模型公司,诸如Anthropic、Meta、DeepSeek的最先进AI大模型。和DeepSeek-R1一样,目前亚马逊也提供了Anthropic的Claude 3.7 Sonnet模型的全托管服务。

在引入全球最领先AI大模型的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在不断深化AI助手的应用场景。其集成式AI助手Amazon Q系列产品,不仅可以业内部数据,⼜能加快任务处理速度;同时其软件开发Agent也已经能够解决54.8%的常见软件开发问题,甚至支持开发人员使用中文给出指令对话,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软件开发工作效率。

为了驱动这一系列的前沿大模型和应用,亚马逊云科技不仅与全球最领先的AI芯片厂商英伟达保持深度合作,同时也推出了专门用于推理的Amazon Inferentia芯片和专门用于训练的Amazon Trainium芯片。帮助用户在硬件使用上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全力赋能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AI服务进行业务创新。根据亚马逊云科技官方统计,仅在过去18个月,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的机器学习和生成式AI功能,较全球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总和多出近两倍。

持续丰富自身服务能力,提升技术领先性的战略,也让客户们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有了最大化的“选择权”,形成亚马逊云科技“总有一款适合”用户的最终结果。这一策略的最耀眼成绩,在于全球97%的AI独角兽都选择了亚马逊云科技作为他们的创新伙伴。

而为了巩固这种由技术创新、技术领先所带来的优势,亚马逊云科技计划在2025年再投入1000亿美元,继续推动云和AI基础设施的建设。

亚马逊云科技,如何让客户迈向“深海”?

除了以技术领先赋能企业,亚马逊云科技在另外两点上也能让客户迈向“深海”更简单:一是亚马逊云科技自身的高度全球化基础设施和安全合规能力;二是亚马逊云科技多年以来累积的深厚朋友圈。

以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基础设施为例,目前覆盖全球245个国家和地区,全功能的云服务总数更是多达240项。凭借这一牢固的根基,亚马逊云科技连续14年获评Gartner战略云平台服务魔力象限报告领导者。

海量的基础设施也给了亚马逊云科技额外的底气,全球多个独立的运营区域,可以隔离大部分故障和突发事件,最大程度保证全球数百万客户的业务正常运行。

其次是安全合规,根据第三方统计,近20年来,全球制定数据隐私相关法律的国家数量翻了14倍。同时,金融、医疗保健、汽车等敏感行业出现了很多地区性的法规和标准,繁复的合规风险,不经意间成为了企业“出海”业务拓展过程中的“地雷”。

 

亚马逊云科技为此建立了完善的合规资源池,通过遍布全球的安全合规团队、专业服务团队、云迁移服务团队,以及外部律师事务所和咨询及技术合作伙伴,输出法规解读、业务风险评估和合规方案、到云迁移和云上创新的整体技术方案。

而基于亚马逊云科技这套完善的安全合规建设,海量的客户无需单独完善安全和合规建设,可以无感继承亚马逊云科技的相关安全合规积累。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300多项安全合规和治理方面的服务与工具、143项安全标准和合规性认证的支持,更是将安全合规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云端安全上,亚马逊云科技也同样做到了极致。目前亚马逊云科技每天使用自动推理分析超过十亿次查询,自动检测各种安全问题,实现最无缝的安全保障。

如果说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合规和安全能力能够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那么亚马逊云科技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就为新客户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亚马逊云科技拥有一个范围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成员数超过140000家的“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网络(APN)”。这些深入了解当地的市场和业务情况的伙伴,为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海量的服务产品,也为后来的新用户提供了快速切入海外市场的契机。

以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为例,就提供了包括一站式软件构建、服务、以及数据的选型、购买和部署。新客户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大大简化软件的采购流程,实现当地业务的快速部署。

亚马逊集团的其他业务,同样是“朋友圈”的一部分。亚马逊电商的数亿活跃用户,可以为客户企业提供在海外重要的销售渠道;覆盖全球逾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物流运营网络的亚马逊物流,可以将各式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选云,就要选“对”的云

对于中国客户,亚马逊云科技一直相当重视,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在于“跟着中国企业走”。诸如墨西哥、中东、东南亚等中国企业出海热点区域,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完成了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西兰、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也即将新增“服务区域”和“云可用区”。这些单个平均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正不断为海量的中国企业扫除驶向“深海”的障碍。

虽然目前云计算出海市场的选择“琳琅满目”,但亚马逊云科技已经通过自己无可辩驳的创新速度、高度可信赖的安全稳定、无处不在的朋友圈,悄然证明一个事实——亚马逊云科技,就是那个“不会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