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 北京报道
2025年以来,美股震荡加剧,尤其美国“对等关税”出台后,美股更是应声下跌。而在2025年年初,16家华尔街投行曾预测美股将继续上涨。其中,标普500指数2025年将累计上涨7%—19%。但目前看来,想要实现此目标,难度不小。
受美股下跌影响,QDII基金中投资美股的基金业绩受到大幅影响。相反,港股QDII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却是可圈可点。此种情境跟2024年的QDII基金表现形成强烈反差。在港股主题QDII最高收益突破50%之时,美股主题QDII(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和标普相关指数)收益全部为负,最低收益为-17%。
由于今年以来港股的出色表现,南向资金也持续加码港股。Wind数据显示,4月以来的11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超1300亿港元。
美股大跌
此前,受经济基本面及预期变化、特朗普政府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对科技股的重新评估等因素影响,美股已经下跌一段时间。而美国“对等关税”出台以来,美股下跌更是变本加厉。
Wind数据显示,4月1日—4月16日,纳斯达克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均跌超5%,年内跌幅在13%—17%。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跌超7%,年内跌幅在8%左右。
标普指数的表现也较差。Wind数据显示,4月1日—4月16日,标普500指数和标普100指数均下跌6%,这两个指数年内下跌幅度均超10%。标普生物技术精选行业指数4月以来下跌7.42%,年内下跌幅度高达16.7%。
受美股大跌影响,投资美股的QDII业绩表现欠佳。跟踪纳斯达克相关指数的QDII年内全部取得负收益,下跌幅度在5%—18%之间。其中,华宝纳斯达克精选基金C份额年内下跌幅度达17.74%。跟踪标普相关指数的美股QDII年内也全部取得负收益,下跌幅度在4%—15%之间。其中,嘉实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ETF年内下跌幅度为15%。
谈及美股大跌原因,国泰基金方面表示,近期美股下跌,是受关税政策、衰退预期、通胀预期、国内政策分歧等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受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影响,不确定性持续攀升,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而且,关税政策将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通胀预期,高通胀导致居民生活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提升,进而加剧经济衰退预期。另一方面,美联储的政策方向与市场预期存在背离。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美联储拒绝了特朗普关于立即降息的要求,政策上的分歧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了美股的表现。
“科技股估值调整也是美股下跌的原因之一。”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指出,美股科技“七姐妹”前期估值过高,叠加DeepSeek之类的新兴竞争者打破AI行业垄断格局,削弱了美股科技股的盈利逻辑,导致资金从高估值科技股撤离。
国际金融机构的“看空”进一步影响了美股表现。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将美股评级从“有吸引力”大幅下调至“中性”,并将标普500指数年末目标位从6400点大幅下调至5800点。摩根大通方面表示,美国发生经济衰退的概率现在为60%。
港股短期内调整
与美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的中国科技公司估值抬升、宏观政策及流动性支持,以及全球资金的再平衡,支撑了港股今年以来的持续上涨,港股相关指数表现优秀。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6日,恒生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较大,分别为18%和15%。恒生消费指数年内出现小幅下跌,跌幅1%。
受港股的良好表现带动,今年以来,港股主题QDII业绩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127只港股主题QDII平均收益9.08%,最高收益是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A份额,年内收益高达50.25%,C份额收益位列第二,年内收益为50.08%。此外,年内收益超过10%的港股主题QDII达到33只。
对于港股的优秀表现,焦冰分析称,自2025年春节以来,由DeepSeek技术突破引爆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持续重塑市场风险偏好与产业叙事逻辑。港股市场在此驱动下展开估值修复行情,科技成长板块的乐观预期溢价贡献显著,带动恒指创下阶段性新高。
但是,记者同时注意到,上述恒生指数相关指数均在4月以来出现下跌,下跌幅度在6%—9%。
天弘基金方面表示,恒生指数回撤主要系AI叙事持续升温背景下,部分公司财报低于市场上调后的乐观预期,叠加股价高位投资人获利了结所致。
交银国际研报指出,在宏观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影响下,短期风险资产面临调整。尽管如此,交银国际认为港股市场仍具备结构性支撑。从结构来看,港股多数板块以内需导向为主,随着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内需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加码为港股提供支撑。此外,在AI、智驾、机器人等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进步推动下,后市仍存在结构性的主题行情催化。
交银国际研报同时指出,对上述港股历史重大调整事件进行系统性汇总显示,在经历单日大幅下跌后,恒生指数通常会进入一个明显的震荡整理区间。具体而言,在这些重大调整后的3个月时间窗口内,恒生指数的平均涨幅约为5%。此外,历史数据显示,调整后的走势会形成一个相当宽广的波动区间,走势上呈“V型”或“W型”,而这种修复路径反映了投资者在重大冲击后对风险重新定价和情绪修复过程。大幅调整后,恒指后市走势多偏震荡恒指大幅回撤后走势的均值区间。
港股空头交易接近拥挤
谈及港股未来行情,交银国际研报继续看好港股AI及科网板块,认为AI基础设施供应商、云计算服务商和AI应用相关标的正迎来估值重构窗口,建议重点布局具备技术积累和商业化能力的龙头企业。同时,半导体产业链亦值得关注,尤其是在产业链本地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机会明显。
华泰证券策略研究公众号文章指出,在第一波“对等关税”扰动发生后,坚定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原因是:第一,产业上,市场中业绩与关税敏感性较高的出口链及中游制造企业市值占比较低;第二,科技企业盈利表现或将持续支持港股行情演绎;第三,外部冲击扰动下,市场或对内需政策存在较大预期。
操作上,华泰证券策略研究建议:第一,海外不确定性升高下具备政策逆周期调节预期的泛消费,尤其是同时受益于AI产业升级和内需上行逻辑的标的;第二,盈利预期抬升明显、自主可控逻辑坚实、存政策预期支撑的港股硬科技方向;第三,南向持仓占比高、受外资变动影响小、盈利预期稳定的红利方向,仍可作为底仓配置。
但华泰证券策略研究公众号发文提醒,外资转向流出部分或因对“对等关税”的避险情绪。南向资金方面,4月7日—4月11日南向资金净流入日均156亿元,总计779.7亿元,创2021年以来新高;环比继续上行。空头方面,恒指周平均沽空交易占比约15.1%,大幅上行5%,空头交易或接近拥挤水位。
就美股而言,国泰基金方面表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影响美股表现的主要变量。短期来看,虽然暂缓90天关税的政策对市场有一定抚慰作用,但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让市场表现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中长期来看,由于难以收缩的美债规模以及关税的冲击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股估值仍有压缩空间。
焦冰表示,短期来看,行业分化或将加剧。投资者担忧全球贸易战升级和经济衰退风险,导致风险资产或承压。部分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科技股(如特斯拉、苹果)盈利预期或下调。但受关税保护的美国本土制造业,如钢铁、化工短期受益。“从估值层面而言,美股当前估值水平都已经偏高,美国的高估值源于盈利支撑,盈利是后续走势的关键变量,也决定了美股市场未来的空间。”焦冰说。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