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屋智能到“净水聚焦”战略,去年8月的战略转变让云米科技(VIOT.US)重拾盈利增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期云米科技披露了其24H2及24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下半年,云米收入超12.82亿元,同比增长42.8%;由此助力其全年收入突破21.19亿元,同比增长29.3%,超出市场预期。从主业增长来看,云米的净水业务在2024年下半年和全年的收入同比增长58.2%和39%。
在全年营收和核心业务双位数增长同时,公司在2024全年净利润达6230万元人民币元,顺利扭亏。
不过,单个公司的好业绩抵挡不住整个市场的震荡。在经过3月14日至3月25日的企稳期后,纳斯达克在3月26日开启了第二轮暴跌潮,8个交易日内跳水逾14%。在整体市场恐慌情绪裹挟下,云米科技股价大幅下挫,同期跌幅近40%。
从“摊大饼”到重回战略聚焦
作为曾经的中概股“家庭物联网第一股”,云米曾于业界率先提出“全屋智能”概念,一度成为行业风向标。现在回过头看,在ChatGPT和Deepseek尚未诞生的2020年前,全屋智能概念的提出显然前瞻性十足。
从市场空间来看,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服务及安装费用支出预计同比增长7%,总额超过1250亿元,中国市场增速将高达20%。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相关支出预计将接近1950亿美元。而据《前瞻经济学人》测算,202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848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在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红利下,不少布局智能家居的企业均涨势明显,早在2021年,海尔、海康威视、乐歌等国内企业便在各自的智能家居业务上分别同比增长22.2%、35.27%和47.95%。然而云米科技却未吃到作为先行人的红利。2021年云米营收同比下降8.96%,这是云米自成立以来首次营收下降,且当期归母净利润创下5年新低。
究其原因在于,云米科技在当时全屋智能市场扩张期,更倾向于提升市场占有率。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云米的营销费用分别为5.97亿元、7.51亿元和6.15亿元;对应的营销费用率则分别为10.25%、14.16%、19.02%,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云米对应研发费用分别为2.66亿元、3.12亿元和3.00亿元,对应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7%、5.88%和9.28%。
如此“摊大饼”抢市场,让云米科技在2022年和2023年出现净利润承压,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76亿元和8467.40万元。
从上述业务发展和财务变化中,投资者不难看出云米在去年进行战略调整的用意。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去年云米进行战略业务重组后,剥离了亏损的IoT@Home 产品组合,将发展重点放在家庭用水解决方案上。
存在超跌反弹预期?
目前云米科技的每股净资产为2.89美元,显著高于其现价,处于破净状态。并且,当下纳斯达克处于下行阶段,以致云米在净水垂直领域的“技术+供应链”双壁垒未能充分定价,叠加其年报业绩反转表现,后续纳指阶段企稳后,或迎来超跌反弹预期。
从产品技术突破角度来看,云米的智能水路自清洁技术将滤芯寿命延长30%,搭配远程水质监测、一键换芯提醒等功能,用户使用成本降低25%。而在其背后,云米通过净水超级工厂完成了净水器生产端全流程的战略布局,通过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突破产能瓶颈,有效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一方面斥资超10亿元打造的净水超级工厂能够实现“一栋楼即一条产业链”的超级布局,实现核心部件的自制全检,成本优势显著;另一方面,公司炭棒车间实现“黑灯工厂”全自动化生产,并采用了智能镭雕追溯技术,滤芯生产需经12道全检工序、70余项检测。而在专利储备方面,财报显示公司目前累计申请全球专利近18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30%,覆盖AI矿物缓释算法、双RO反渗透技术等核心领域。
结合财务数据,公司2024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0.91天,同比大幅缩短65.03%;对应存货周转率达11.65次,同比大幅增加185.92%。与此同时,公司当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减少33.01%,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长49.27%。
可以看出,上述技术突破一定程度已获得市场认可,以此助力云米在剥离部分全屋智能业务专注净水业务后,对供应链的掌控程度显著提升,议价能力加强,也说明在转型净水业务后,云米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出现好转,侧面反映出其在该领域的产品竞争力。
从市场前景来看,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净水器市场分析报告,全球净水器市场将以7.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4年的88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市场空间广阔。
为加速在海内外净水市场的布局,在此前连续4年实行控费策略后,2024年云米首次扩大了市场销售开支,当期销售及管理费用达到2.82亿元,同比增长3.69%,其增速远小于公司当期营收增速,也从侧面反映公司运营效率的增长。
而在市场发展策略上,据悉,在国内市场,公司已与小米更新合作协议,确保未来三年内双方保持稳定的双赢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此外,云米还深化了与京东的战略合作。同时,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布局也有所突破。今年3月,云米与马来西亚领先的家电零售商达成合作,双方将在销售渠道拓展、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云米净水产品在当地市场的普及。
不难看出,在专注净水主业后,云米的基本面情况得到快速改善,并且与传统家电企业不同,云米主打的业务为“AI+净水”仍属于智能家居范畴,但目前美股市场对其的估值仍以传统家电定价,所以其PS估值仅为0.32倍,远低于智能家居同业均值1.5倍PS估值,且即便如此,云米目前估值也低于传统家居行业平均水平以及自身历史均值,存在明显估值预期差。因此未来待纳指企稳,云米科技的超跌反弹或存在不小空间。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