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透视|呷哺呷哺去年预亏约4亿元,卖畅吃卡被投诉“欺骗消费者”

深圳商报·读创
03-07

  3月7日,“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00520)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约为48亿元,同比减少约20%;预计净亏损将介于3.9亿元至4.1亿元之间,而截至2023年的净亏损为1.9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呷哺呷哺解释称,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消费持续疲软且降级,使本集团下属品牌营收同比下降,中高端品牌凑凑尚处亏损;此外,因部分餐厅关闭及持续亏损等因素导致的闭店及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6亿元。

  呷哺呷哺表示,本集团始终秉持审慎的管控方法,通过科学配置营运资本维持健康的现金流水平,确保资金储备充裕。面对市场环境变化,集团建立了动态监测机制,对餐厅运营实施精细化管控,在持续优化成本结构的同时着力提升客户体验。

  公开资料显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诞生于1998年,2014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快速休闲餐厅运营的中国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主要营运呷哺呷哺休闲火锅餐厅、销售调料产品及其他商品。

  回顾过往业绩,呷哺呷哺在2019年开始净利下滑,并于2021年转亏。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同比变动-16061.46%、-20.41%、43.50%。据此计算,呷哺呷哺近四年累亏12.35亿元至12.55亿元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曾作为平价小火锅代表的呷哺呷哺,在2016年后提出“呷哺+品牌升级计划”来试图布局“高端”市场。2014年至2023年,呷哺呷哺几乎每年都在提价,客单价由2014年的44.4元,升至2023年62.2元,涨幅超过40%。

  有业内观点称,当下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不断增加,不管多么精妙的模式和理念,最终还是要回到性价比,呷哺当务之急仍在“价格”。

  记者查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发稿,呷哺呷哺累计有645条投诉信息,投诉内容包括畅吃卡虚假宣传、吃出异物等。有消费者表示,畅吃卡限制多多欺骗消费者。其在店员宣传畅吃卡周三会员日半价后办理了,结果2025年2月24日去连锁店消费了解到天津所有店都取消了该优惠且没人告知。

  该消费者还称,当初办理会员充值花费的208元宣传说可以当现金使用,结果是3张50元代金券1张58元代金券,但是却有诸多限制买前没有被告知,使用代金券就不能和畅吃卡价格同享。

  二级市场上,呷哺呷哺2021年2月创下每股27.15港元的高点,总市值接近300亿港元。截至7日收盘,呷哺呷哺跌2.06%报0.95港元/股,最新市值仅剩10.32亿港元,目前处于长期“破发”状态。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