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产业由研发验证转入商业化落地之际,小马智行Pony.ai,下称「公司」今日起招股,本次IPO拟发售约4196万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420万股,占比10%,国际配售约3776万股,占比90%,另有15%发售量调整权和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不超过180.00港元,每手100股,预估募资上限约为10.2亿美元。公司预计于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公司于去年11月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集资4.52亿美元,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市场关注,「美+港」双地上市除扩充资本平台外,或为具商业化验证的自动驾驶公司提供估值重订的机会。
行业拐点:由技术验证迈向规模运营
近年自动驾驶产业由「技术验证1.0」过渡至「运营×规模2.0」,焦点由「能否上路」转向「如何持续运营、扩大覆盖、提升效率」,行业评估焦点逐步落在运营密度与规模化效率。
目前市场上L4自动驾驶商业化方向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为项目制卖车路径,以自动驾驶技术作为车型配置销售,收益以一次性硬件或/及软件授权为主;其二为出行运营路径(Robotaxi),面向服务乘客,以订单密度×客单价×运营时段构成收入核心,伴随车队扩张与效率提升,收入或能持续提升。据业界观察,小马智行采取的正是第二条路径,从其数据披露维度可见一斑,其商业模式在定位与操作上更接近于Waymo的Robotaxi运营范式。分析指出该模式门坎虽更高但向上发展空间却更广;同时,随车辆量产推进与硬件成本下降,有望形成「收入增长快于成本增长」的经营杠杆;且随着单车毛利预计年底转正,2026年起有望走上快速扩张之路。
小马智行现已在北上广深获取全无人驾驶运营牌照,并在四个城市开展全无人Robotaxi业务;现时拥有720辆Robotaxi,其自家研发「PonyPilot」App注册用户超过50万。公司指,其第七代(Gen-7)Robotaxi已进入多车型量产并上路测试;量产车在可靠性、成本与车型适配上较前代明显提升,预期有助迅速扩大车队规模、带动订单数量上升。
公司与支付宝、高德地图、如祺出行等平台合作接入,藉此触达亿级用户、降低获客成本并拉动订单。于成本控制方面,据称Gen-7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降约70%,核心车载计算单元成本降约80%;而由于车辆采100%车规级设计,行走寿命约60万公里。公司预期年内单车毛利转正。
在业务扩展领域,公司称Gen-7已量产并开展多车型路测,即将于北上广深推进全无人商业载运,计划于2026年初拓展至千辆车队。按公司于8月12日公布之未经审计2025年第二季业绩,期内总营收约1.5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75.9%、按季增53.5%。
技术驱动: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的技术底盘
小马智行以「世界模型+虚拟司机」为核心,将感知、决策与规划统一于可训练的软件环境中,重点引入强化学习以突破单纯模仿学习的局限。所谓「世界模型」可理解为训练虚拟司机的软件试验场:在高保真交互仿真中覆盖恶劣天气、复杂路况及长尾事件,让策略在大量交互中自我优化,而非仅复刻既有样本。
目前小马智行世界模型™每周可生成100亿公里的测试数据,L4车队已积累50万小时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驾驶运营,整体安全性表现较人类提升约10倍。在工程落地方面,虚拟司机可跨品牌、跨车型部署,配合Gen-7平台的车规级设计与供应链降本,有利于扩大车队规模并改善单车经济。
整体而言,「世界模型×Gen7量产」构成公司运营迭代的技术底盘:一端以高频仿真训练扩大覆盖与可靠性,另一端以车规量产与降本支持规模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