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计划于10月22日(美股盘后)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市场预计本季度营收与利润率将出现边际改善,但汽车端价格策略与政策变化仍可能牵动当季业绩波动。
市场预测
市场一致预期本季度总营收约260.6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52%;调整后每股收益约0.53美元,同比下降约26.38%。参照公司第二季度财报,能源发电与存储板块未来12个月预计确认约54.7亿美元的合同义务,汽车销售项下的FSD(Supervised)与维护/连接等递延收入未来12个月预计确认约8.31亿美元,这将为后续季度的收入提供一定支撑。结合二季度已披露数据,本季度毛利率预计较Q2有所修复,净利润受汽车价格/组合与监管积分减少影响仍偏谨慎,服务与其他业务的稳健增长与能源毛利韧性将起到结构性对冲。
上季度回顾
第二季度公司总营收为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1.8%;总毛利率为17.2%(去年同期为18.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16.3%;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40美元,同比下降约23.1%。
二季度汽车监管积分收入降至4.39亿美元(同比减少51.0%),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8.0%至15.89亿美元,运营利润为9.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5%,现金与短期投资合计367.82亿美元,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为46.96亿美元。
业务层面,服务及其他收入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体现服务网络与相关附加业务的规模扩张与盈利支撑作用;能源发电与存储收入27.89亿美元,同比下降7.5%,但板块毛利率升至30.3%,显示成本优化带来的结构改善。
本季度展望
储能业务进入收获期:成本优化驱动毛利率提升,现金流质量持续改善
能源板块的在手合同履约义务达到103.8亿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确认约54.7亿美元,显示收入的可见性与兑现节奏较为明确。
二季度能源毛利率提升至30.3%,主要受原材料成本回落与产品组合优化影响,即使Megapack平均售价有所回落,单位成本下降与交付结构改善仍支撑毛利率水平。
展望本季度,如果大型储能项目的交付密度与履约进度保持顺畅,能源业务有望继续对集团毛利形成正向拉动,并在现金回笼上贡献更高质量的经营性现金流。
市场也在跟踪北美与海外项目并网进度与多区域交付均衡度,单季收入与毛利的波动可能由项目节点集中确认引起,因此季度间的连续性观察比单季高点更具参考价值。结合公司在产能与项目执行侧的投入,能源板块仍是当前可见度较高的利润支点,预计在Q3‑Q4对冲汽车端的周期性压力,缓和总体利润结构的波动。
FSD与Robotaxi驱动新商业模式,软件服务成高毛利增长新范式
公司披露与软件相关的递延收入持续增加,汽车销售项下的FSD(Supervised)与维护/连接等递延收入余额约37.5亿美元,预计未来12个月确认约8.31亿美元。递延收入释放会直接贡献当季营收与毛利,且软件与服务边际成本更低,能够改善总体利润结构与现金流质量。
6月在奥斯汀上线的Robotaxi服务已提供初步的车队化与平台化场景验证,随着网络扩容与配套完善(保洁维护、充电、安保、远程运营与车队管理等),软件与服务收入占比有望提高,并通过更高车辆利用率摊薄固定成本。
市场关注本季度软件功能迭代速度与订阅渗透率提升的协同效应,如果FSD相关功能包的活跃订阅与一次性确认形成良好平衡,递延收入的释放将对毛利率产生支点作用。结合公司强调以正向经营现金流与充裕的现金与投资余额推进AI训练与推理基础设施建设,本季度若在功能迭代与区域放量上取得进展,软件与服务类收入的高毛利特征将更显著,提升整体盈利结构的可持续性。
汽车毛利承压,政策变化致监管积分收入回落,服务业务增长展现韧性
二季度汽车板块毛利率降至17.2%(去年同期为18.5%),主要受产品组合与平均售价走低以及监管积分收入减少影响。政策端出现新的不确定性,今年7月生效的相关法案调整了燃油经济性与税收抵免的罚则,导致监管积分销售与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二季度末汽车监管积分相关的剩余履约义务较一季度减少约11亿美元。
贸易与关税变化可能抬升电池等关键材料的输入成本,压制终端需求与盈利能力,尤其是在欧洲需求偏弱与中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税收抵免截至9月底的到期效应可能在三季度形成一定的购车前置,从而对交付与收入有所支撑,但这一因素对第四季度的需求边际影响需谨慎评估。
另一方面,服务及其他收入保持韧性,二季度同比增长16.8%至30.46亿美元,体现售后与网络层面的稳定贡献,对整车业务波动形成一定对冲。本季度若价格策略趋于稳健,叠加制造成本继续优化、交付结构改善,以及德州工厂Cybercab建设推进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汽车业务的利润弹性仍取决于价格/成本的动态平衡与区域交付结构的调和,市场亦将关注欧洲销量的修复迹象与中国市场新品(如六座版Model Y L)对结构的带动。
资本开支继续增加,特斯拉加码AI与全球产能
管理层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超过90亿美元,投向AI训练/推理基础设施、全球工厂扩建、设备与新产品导入,节奏随项目里程碑与宏观变化动态调整。二季度利息收入为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他净收益为3.2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支出改善,受数字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汇兑影响。
公司预计继续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截至二季度末尚有约50亿美元的已承诺未动用授信额度,叠加367.82亿美元的现金及短期投资,为高强度投入与新业务拓展提供缓冲。
若本季度能源与软件递延收入的确认节奏稳定,将对经营性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质量产生正向作用,帮助公司在维持投入强度的同时,控制短期利润波动与长期价值打造的张力。另一方面,资本开支在AI、网络与新车型之间的边际分配,将影响未来软件/服务收入占比与单位资本效率的改善路径,市场预期公司将更强调高毛利、低资本强度的收入扩张来提高整体现金流的稳健性。
NACS普及驱动充电网络扩容,Cybercab建设铺垫Robotaxi规模化
工厂正为今年晚些时候的新车型发布做准备,德州工厂Cybercab处于建设阶段,服务驱动的业务模式正在推进。随着更多车企采用NACS标准,超级充电网络需进一步扩容以满足跨品牌使用需求,服务及其他业务的增长路径更加清晰。网络扩容与车队运营的协同,一方面提升增量车辆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软件与服务的变现创造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本季度若在车队化运营与充电网络的资源配置上实现更高密度与更优调度,将有助于降低收入结构对整车业务的依赖度,缓释利润随汽车价格/成本的波动,并为后续Robotaxi规模化预备运维能力与数据闭环。结合奥斯汀试点的经验,市场也在观察车队维护能力、客户体验与安全合规的迭代速度,以评估服务驱动模式在不同城市的推广可行性与单位经济模型。
分析师观点
法国巴黎银行Exane首次覆盖特斯拉便给出"跑输大盘"评级,目标价定为307美元,暗示较当前水平存在约30%下行空间。根据InvestingPro公允价值分析,该股目前以258.59倍市盈率的高估值交易,呈现高估态势。
摩根士丹利在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交付数据后,重申"超配"评级及410美元目标价。尽管该公司当前市值达1.51万亿美元且市盈率达272倍,InvestingPro分析指出特斯拉当前交易价格仍高于其公允价值。
Melius Research周一首次给予特斯拉"买入"评级,目标价定为520美元。虽然该目标价较当前425.46美元的股价存在显著溢价,但InvestingPro分析显示其股价已高于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