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专注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运营商股价周三续涨17%,自上周五以40美元平盘收盘(与IPO发行价持平,表现不及预期)以来,累计涨幅已达65%。其剧烈波动背后,暗藏多重市场博弈因素。
三重推手:流通盘小、轧空风险与关税博弈
曼哈顿风险合伙公司研究主管Santosh Rao指出,CoreWeave股价剧烈震荡的诱因包括:
流通股规模小:总股本中仅少量股票公开流通,易受资金冲击
轧空潜在可能:做空力量与买盘形成角力
关税政策外溢效应:市场对AI硬件供应链受关税冲击的担忧
尽管存在争议,Rao对AI算力需求持乐观态度:"高性能芯片的基础需求未减,CoreWeave处于有利竞争位置。"该公司作为私募科技股二级市场专业机构,其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
分析师分歧:债务隐忧 vs 技术突破
看空阵营:DA Davidson分析师Gil Luria上周唯一覆盖该股,给予"中性"评级后,本周一将目标价从47美元猛砍至36美元,主因债务高企(总负债达24亿美元)及运营风险。
技术利好:公司周二宣布,其搭载英伟达Blackwell平台的云服务在开源大模型Llama 3.1上创行业新基准,试图强化技术领导力叙事。
Luria特别指出,英伟达在IPO时注资2.5亿美元支撑股价,暗示CoreWeave实为"英伟达表外SPV——将3.5亿美元投资转化为百亿美元级客户的杠杆工具"。
流动性陷阱:纳入AI指数引发虹吸效应
由于流通盘仅占已发行股份的12%,该股正被快速纳入各类AI主题ETF。Luria警示:"微小流通盘下,任何增量买盘都会引发股价巨震。"当前日均成交量已达流通股的35%,市场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市场疑虑未消:AI泡沫临界点?
尽管技术突破消息刺激买盘,但核心争议仍围绕:
公司估值是否过度透支(市销率高达18倍,远超行业均值)
英伟达战略投资的真实意图(技术协同 vs 财务操作)
高负债模式下的持续融资能力(2025年到期债务达9亿美元)
行业观察家指出,CoreWeave的暴涨暴跌成为AI赛道情绪风向标。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升温,高beta科技股的波动性或将持续放大,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幻觉"下的估值陷阱。
文章源自MarketWatch《Why CoreWeave’s stock is taking off after a lackluster IPO》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