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将于11月18日(港股盘后)发布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老虎国际APP数据预测,小米第三季度总收入约为1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8%。每股收益预计为0.39元,同比增长75%。
具体来看,智能手机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预计毛利率受到存储芯片价格上涨的影响。尽管如此,手机高端化战略继续推进,整体收入有望得到支撑。物联网与生活方式产品(IoT)的增速预计会有所放缓,主要受到中国补贴退坡的影响,但毛利率依然保持韧性。电动车业务方面,随着交付量的持续增长,小米汽车有望首次盈利。
上季度回顾
营收:11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超出预期的1149.4亿元人民币。
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超出预期的102.3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134.4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的104.3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22.5%,环比微降0.3个百分点。
研发支出: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超出预期的71.8亿元人民币。
各业务表现: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13亿元人民币,交付81302辆新车,毛利率26.4%。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人民币,远超市场预期。
手机业务:全球出货量同比微增0.6%,达到4240万台,但收入同比下降2.1%,降至455亿元人民币,主要受低价机型拉低整体平均销售单价(ASP)影响。毛利率从12.1%降至11.5%。
AIo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7%,达到387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增长66.2%,毛利率提升至22.5%。
本季度看点
本季度财报的关键看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动车业务的首次盈利:电动车业务预计首次实现单季盈利,成为本季度财报的最大亮点。随着交付量的逐步攀升,小米电动汽车业务将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预计交付量约为10.9万辆,收入286亿元,毛利率在26%以上。电动车业务的盈利能力不仅能提升小米整体财务表现,还能增强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信心。
智能手机业务面临压力:智能手机毛利率承压,主要由于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华泰证券预计,第三季度智能手机收入可能小幅下滑约1%。不过,小米在高端市场的持续推进,特别是17系列的高端机型(Pro/Pro Max)占比提升,仍将为整体收入结构提供一定支撑。高端化战略将有助于抵消部分成本压力,尽管短期内毛利率有所下降,长期来看,仍有助于改善盈利能力。
物联网(IoT)业务增速放缓:物联网业务面临一定挑战,主要源于政府补贴退坡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尽管如此,物联网的毛利率仍保持韧性。建银国际预计,第三季度IoT收入增速可能放缓至5%,但由于小米避免了大规模的价格战,其毛利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海外市场的持续扩展,尤其是欧洲和印度市场的渗透,或许会成为IoT板块新的增长亮点。
全球化进程加速:随着小米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尤其是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预计将逐步弥补国内市场的放缓。高盛预计,随着小米在全球零售业务的加强,海外市场的贡献将加速增长,成为驱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机构观点
各大机构对小米的目标价普遍进行了下调,但仍保持对小米长期增长潜力的乐观预期。以下是一些主要机构的观点:
华泰证券:该机构维持小米“买入”评级,并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同比增长23%,主要受到电动车业务强劲表现的推动。华泰证券预计小米第三季度的电动车出货量为10.9万台,电动车业务有望首次盈利。尽管手机业务毛利率面临压力,华泰证券仍看好小米在高端市场的持续推进,维持目标价65.4港元,较此前下调约5%。
花旗银行:花旗银行对小米的目标价微调,从66港元下调至65港元。花旗预计小米第三季度的电动车营收将实现盈利,但手机业务毛利率及IoT收入增速未达预期。花旗认为,短期内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将面临较大压力,但长期来看,小米在AIoT和电动车等新兴业务的增长将支撑其整体业绩。
高盛:高盛对小米的目标价下调幅度较大,从66港元下调至56.5港元。高盛指出,存储芯片价格上涨会对智能手机毛利率带来压力,且电动汽车二期工厂的延期可能影响交付进度。然而,高盛也强调,随着电动车交付量的增加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小米的盈利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AIoT和互联网服务业务将为整体盈利提供持续支撑。
中银国际:中银国际维持小米“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小幅下调至74.4港元。该机构认为,尽管短期内受到智能手机毛利率下降的影响,小米的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强劲,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高端手机市场的持续发力下。中银国际认为,小米目前的估值已具吸引力,是一个长期投资机会。
总结
小米即将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预计将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突破可能成为亮点,推动整体业绩增长,而智能手机和物联网业务则面临增长放缓和毛利率压力。尽管短期内挑战较大,机构普遍维持“买入”评级,显示出对小米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
投资者应关注三大核心业务的表现:电动车盈利能力、智能手机毛利率变化和物联网业务增长。如果这些业务能够按预期发展,尤其是电动车持续盈利,小米股价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迎来反弹。
总体来看,虽然短期压力较大,但小米仍具备强劲的长期增长潜力。投资者应在关注短期财报的同时,把握小米在高端手机、电动汽车及全球扩张中的发展机遇。
此内容基于tiger AI数据生成,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