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米科技是一个标准的烟蒂股,PB 0.84,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面现金储备达10亿元人民币(约1.37亿美元),总市值约1.7亿美金。
2024年公司决定剥离亏损的智能家电业务(如冰箱、空调等),核心业务明确聚焦净水器领域(71%的净水设备销售+16%的厨房电器+13%的消耗品。其中约85%的收入来自小米生态链的代工业务)。
战略转型使得云米科技在2024年实现全面业绩反转:
1)全年营收达2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
2)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30.91天(同比降65%);
3)销售及管理费用增速控制在3.69%显著低于营收增速;
4)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增长24.2%至1.45亿元。净水主业实现利润1.4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至6230万元(2023年亏损8930万元),同比增长超170%。
当然,云米科技的成功也同样受益于“国补”。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国内净水器市场规模达428亿元,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2025年行业增速预计提升至8-10%。而小米净水器的增速更为突出——2024年销量增长超50%,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速进一步达到90%。
我们都知道净水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云米的策略主要在于:
1)深度借力小米渠道(85%收入来源)与品牌背书,中小厂商难以复制;
2)出海方面,学习安克创新早期的模式,通过亚马逊直供欧美市场,避免重资产投入。
竞争格局对比 | 线上中低端(小米/美的) | 线下高端(A.O.史密斯) | 云米 |
---|---|---|---|
主力价格带 | 800-1500元 | 3000元+ | 全价位覆盖 (800-3000元) |
核心技术 | 基础RO反渗透 | 高端过滤+安装服务 | AI滤芯+矿物质添加 |
毛利率 | <25% | >40% | 22.6% |
出海模式 | 依赖代工出口 | 自建渠道 | 亚马逊轻资产切入 |
2025年财务简单预测:收入端受益小米代工订单放量(预期全年增速超30%)及海外渠道突破(亚马逊北美站起量)。中性预测2025年总收入28亿元人民币(约3.8亿美元),同比增长33%;利润端受规模效应及超级工厂降本驱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净利润有望达1.4亿元(约1918万美元),净利率从4.4%提升至5.0%。
估值方面,因为净水器竞争激烈,且云米对小米渠道依赖度较高,因此
1)若按照PS估值,则取1x ps,则合理市值约3.8亿美金;
2)若考虑公司的现金和利润情况,按照8-10x pe计算并与现金加总,市值约为3.27-2.89亿美金。
综上,按照目前市值1.7亿美金左右,有潜在一倍估值修复空间。
风险方面,线上净水器CR3不足40%(小米/美的/海尔混战),线下A.O.史密斯垄断高端市场,价格战可能导致毛利率跌破20%。此外,云米的轻资产模式依赖代工,品控问题发生概率更高(黑猫投诉解决率仅13.6%)。最后,历史收入中小米渠道占比超50%,若自有品牌增长不及预期(如海外扩张受阻),业绩稳定性承压。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