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将在7月23日(美股盘后)发布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市场普遍预期营收和盈利将面临挑战,但公司在能源存储新兴业务领域展现出增长潜力,分析师观点整体偏向谨慎。
根据彭博预期,特斯拉二季度营收预计为228.3亿美元,同比减少10.46%;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为15.33亿美元,同比减少15.38%;每股收益预计为0.43美元,同比减少17.46%。特斯拉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为38.41万辆,比去年第二季度减少约6万辆,同比下降13.48%。FactSet数据显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计交付量约为38.7万辆。
尽管汽车销售这一主营业务面临挑战,但特斯拉的能源存储业务表现亮眼,预计Q2营收将达3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占总营收比例升至11.8%,或为二季度营收带来惊喜。
特斯拉一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为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毛利率为16.3%,净利润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65%;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7美元,同比下降40%。一季度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3%,为33.67万辆。第一季度,特斯拉将其汽车销量下滑的部分原因归咎于客户推迟了订单,以便购买3月份开始发货的Model Y焕新版。
其能源存储业务表现突出,部署了10.4 GWh的储能产品,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营收同比增长67%至26.38亿美元。
特斯拉的汽车业务在二季度继续面临严峻考验,虽然汽车销售业务持续受阻,但交付量下滑幅度小于预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表现相对稳定。特斯拉在中国市场Q2交付约12.9万辆,环比增长10.98%,但同比仍下滑5.4%。中国市场市占率从2020年的15%峰值降至7.6%,面临来自比亚迪、小米等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
欧洲市场销量则大幅下滑,德国销量暴跌36%,法国销量下降41%,市场份额跌至1.2%,主要受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的品牌声誉受损影响。
总体而言,在全球市场挑战严峻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环比增长对缓冲整体交付下滑起到了关键作用。
特斯拉储能业务表现极为亮眼,Q2部署了9.6 GWh的储能产品,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营收同比增长100%至30.14亿美元。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于2025年2月投产,规划年产能40 GWh,叠加美国工厂产能,特斯拉储能总产能达80 GWh,占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的36%。储能业务毛利率达25-30%,远高于汽车业务的12.7%,成为特斯拉利润结构的重要支撑点。
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和产能扩张,巩固了其作为特斯拉核心利润来源的地位,或将成为本季度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值得关注,FSD v12.5参数提升5倍,Q2用户付费率维持在27%左右。特斯拉目前已通过数据合规检测,FSD中国版预计将于2025年底或2026年全面开放订阅。而Robotaxi也已在美国多州开启试运行,FSD技术的持续优化和中国市场即将开放订阅,凸显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其商业化潜力巨大。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备受关注,但进展不及预期。原定于2025年上半年生产5000台的计划未能实现,实际交付数量仅为约1000台,技术问题如关节电机过热和续航时间不足等仍需解决。特斯拉正在积极寻求新的供应商并调整硬件设计,以期在未来实现更稳定的量产。Optimus成本已从20万美元降至10万美元,但与小米CyberOne(1.6万美元)相比仍有差距,特斯拉计划2026年将Optimus成本进一步降至2万美元。但若特斯拉能如期实现Optimus项目的快速成本降低和量产规划,并与xAI协同(由xAI提供顶尖AI大脑),或将实现特斯拉市值的二次飞跃。
目前金融机构和分析师对特斯拉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的观点主要偏向看空。
瑞银重申对特斯拉的“卖出”评级,并将目标价维持在215美元,其分析师认为公司基本面承压,非核心业务占用资金,特斯拉的股价“从根本上”被高估。
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茜·伍德继续坚定看多特斯拉,自2014年以来,特斯拉一直是方舟旗下多家基金的重仓股。伍德指出,马斯克最近决定亲自接管特斯拉美国和欧洲的销售业务工作,这表明在公司面临关键转折点的时刻,他正重新将精力集中于公司运营。她还说:“马斯克最近宣布的一件事情是:他将亲自负责美国和欧洲的销售工作。只要他专心并亲自上阵,事情一般都能搞定。”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